西樵山下經故相方文襄公第

相府青山下,風吹戟戶開。 昔時朝士至,今日路人來。 鶴語留華表,星文坼上臺。 千秋一灑淚,徒有雍門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樵山: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南部,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 故相方文襄公:指已故的宰相方文襄,公是對他的尊稱。
  • 戟戶:古代官員家門口的戟,象徵權力和地位。
  • 朝士:朝廷的官員。
  • 鶴語留華表:傳說中鶴會停留在華表上,華表是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 星文坼上臺:星文指的是星象,坼上臺可能指的是星象預示着高位的變動或崩塌。
  • 雍門哀:雍門是古代宮門之一,哀指悲傷,這裏可能指在雍門前表達的哀思。

翻譯

在西樵山下,我經過已故宰相方文襄的府邸, 風吹開了那象徵權力的戟戶。 昔日,朝廷的官員們常來此地, 如今,只有普通的路人經過。 傳說中的鶴停留在華表上,彷彿在訴說着什麼, 星象預示着高位的變動或崩塌。 千百年來,我只能灑下悲傷的淚水, 徒然在雍門前表達我的哀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故相府邸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輝煌與現今衰落的對比感受。詩中「戟戶」、「朝士」與「路人」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時光的流轉與人事的更迭。末句「千秋一灑淚,徒有雍門哀」深刻抒發了詩人對逝去輝煌的哀悼之情,展現了歷史的滄桑與個人的感慨。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