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述事十首
虞刑論小故,夏誓殄渠魁。
好生雖大德,縱惡非聖裁。
官吏逞貪婪,樹怨結禍胎。
法當究其源,剪鋤去根荄。
蒙蘢曲全宥,駕患於後來。
濫觴不堙塞,滔天谷陵頹。
總戎用高官,沐猴戴母頧。
玉帳飫酒肉,士卒食菜薹。
未戰巳離心,望風遂崩摧。
招安乃倡議,和者聲如雷。
天高豹關遠,日月照不該。
俱曰賊有神,討之則蒙災。
大臣恐及己,相視若銜枚。
阿諛就姑息,華紱被死灰。
奸宄爭效尤,無風自揚埃。
嘯聚逞強力,謂是爵祿媒。
黎民亦何辜,骨肉散草萊。
傾家事守禦,反以結嫌猜。
慟哭浮雲黑,悲風爲徘徊。
赤子母不憐,不如絕其胚。
養梟逐鳳凰,此事天所哀。
胡爲尚靡定,顛倒陛與頦。
春秋戒肆眚,念此良悠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虞刑:虞舜的刑法。
- 殄(tiǎn):消滅。
- 渠魁:首領。
- 好生:愛好生命,指仁慈。
- 聖裁:聖人的裁決。
- 濫觴:原指江河發源處水很小,僅可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開始。
- 堙塞(yīn sè):堵塞。
- 總戎:統帥軍隊。
- 沐猴:獼猴,比喻虛有其表、竊居高位的人。
- 母頧(mǔ tuǐ):古代婦女的頭飾。
- 玉帳:主帥所居的帳幕,借指主帥。
- 飫(yù):飽食。
- 菜薹(tái):蔬菜的花莖。
- 崩摧:崩潰。
- 招安:招撫,使歸順。
- 豹關:指邊遠之地。
- 銜枚:古代行軍時口中銜着枚,以防出聲,比喻沉默不語。
- 奸宄(guǐ):犯法作亂的人。
- 嘯聚:互相招呼着聚集起來。
- 爵祿:爵位和俸祿。
- 黎民:百姓。
- 守禦(yù):防守抵禦。
- 嫌猜:猜疑。
- 慟哭:極度悲哀地哭泣。
- 赤子:嬰兒,比喻百姓。
- 胚:事物的萌芽狀態。
- 養梟:養育惡鳥。
- 陛與頦(bì yǔ kē):比喻混亂無序。
- 肆眚(shěng):放縱過失。
翻譯
虞舜的刑法只論及小過失,夏朝的誓言要消滅首領。雖然愛好生命是大德,但縱容惡行並非聖人的裁決。官吏貪婪,樹敵結怨,埋下禍根。應當追究其根源,剪除其根本。曲意全宥,只會給後來帶來災難。事物的起源如果不被堵塞,最終會導致滔天大禍,山谷陵墓崩塌。高官統帥軍隊,卻像獼猴戴上婦女的頭飾,虛有其表。主帥帳中飽食酒肉,而士兵只能吃蔬菜。未戰已失人心,望風而逃,崩潰瓦解。招撫的提議一出,附和之聲如雷。天高皇帝遠,日月無法照耀到。都說賊人有神助,討伐他們會遭受災難。大臣害怕牽連自己,沉默不語。阿諛奉承,姑息養奸,華麗的服飾掩蓋了死灰。犯法作亂的人爭相效仿,無風自起塵埃。聚集起來,自恃強力,以爲爵祿唾手可得。百姓何辜,骨肉散落草野。傾家蕩產防守抵禦,反而招致猜疑。極度悲哀的哭泣,使浮雲都變黑,悲風爲之徘徊。嬰兒尚且不憐,不如斷絕其萌芽。養育惡鳥驅逐鳳凰,這是天所哀憐的。爲何還是不定,混亂無序。春秋時期戒備放縱過失,想到這些真是悠長。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批判了當時社會的腐敗與混亂,通過對比虞舜和夏朝的刑法,揭示了縱容惡行的危害。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沐猴戴母頧」、「養梟逐鳳凰」,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社會的不公與混亂。同時,通過對官吏貪婪、軍隊腐敗、百姓苦難的描寫,表達了對正義和秩序的渴望,以及對無辜百姓的深切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未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