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米元暉瀟湘圖
米家父子皆好奇,戲弄筆墨女小兒。三百年來傳幾手,坐見銷鑠同春澌。
丹青馳譽士所恥,勉強徇物寧非癡。蒼梧之山鬱?嶬,重華往矣空寒颸。
猿啼鳳去竹迸淚,白日慘淡令人悲。瀟湘洞庭連鄂渚,江漢波濤動荊楚。
不見軒轅張樂時,水妃怨泣鮫人語。問君此圖何處得,中有遠意衆莫識。
君不見岐陽石鼓字泯滅,千載猶爲人愛惜。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嶬 (wēi yí):形容山勢險峻。
- 徇物:爲物所役,追求物質利益。
- 寧非癡:難道不是癡迷嗎?
- 重華:指舜帝,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 颸 (sī):涼風。
- 鄂渚:地名,指湖北一帶。
- 荊楚:古代地名,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 水妃:水神。
- 岐陽:地名,指陝西岐山一帶。
- 石鼓:古代文物,石制的鼓形器物,上有銘文。
翻譯
米家的父子都喜歡新奇,像小孩子一樣戲弄筆墨。三百年來這技藝傳了幾代,如今卻像春水一樣消逝。 以繪畫聞名於世是士人所不齒的,勉強追求物質難道不是癡迷嗎?蒼梧山鬱鬱蔥蔥,山勢險峻,古代的舜帝已經不在,只留下寒風。 猿猴啼叫,鳳凰已去,竹子彷彿在流淚,白日之下,景色淒涼,令人悲傷。瀟湘、洞庭與鄂渚相連,江漢的波濤震撼着荊楚之地。 不見黃帝張樂之時,水神在怨泣,鮫人在低語。問你這幅畫是從何處得來的,其中蘊含着深遠的意義,衆人卻難以識別。 你難道沒見過岐陽的石鼓,其上的字跡雖已泯滅,千年來仍被人愛惜。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米家父子繪畫技藝的傳承與消逝的描述,表達了對傳統藝術衰落的哀嘆。詩中運用了蒼梧山、瀟湘、洞庭等自然景觀,以及猿啼、鳳去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悲愴的氛圍。同時,通過對石鼓字跡的提及,暗示了歷史文化的珍貴與人們對傳統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藝術與文化傳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