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馬渴飲不巳。 馬飲良易足,我懷當何止。 疇昔離故鄉,淹淫幾萬裏。 明月缺復圓,邊聲日充耳。 精魂繞天涯,日夜邈伊邇。 仰天不可呼,歸鴻揹我起。 燕然勒幾時,大刀難自揆。 一身寄他人,未保生與死。 橫頤斷腸淚,墮落長城水。 長城水不竭,離情不終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飲馬長城窟:在長城下的泉窟給馬飲水。
  • 馬渴飲不巳:馬因爲渴而不斷飲水。
  • 我懷當何止:我的思鄉之情何時能停止。
  • 疇昔:往昔,從前。
  • 淹淫:長時間停留。
  • 邊聲:邊疆的聲音,指戰爭或邊塞的景象。
  • 精魂:精神,靈魂。
  • 邈伊邇:遙遠而又近在咫尺。
  • 燕然勒:燕然山,古代邊塞之地,勒指刻石記功。
  • 大刀難自揆:大刀難以自己衡量,比喻難以預測自己的命運。
  • 橫頤:橫着臉頰,形容極度悲傷。
  • 墮落:落入。

翻譯

在長城下的泉窟給馬飲水,馬因爲渴而不斷飲水。 馬喝水容易滿足,而我心中的思鄉之情何時能停止? 往昔離開故鄉,長時間停留在幾萬裏之外。 明月缺了又圓,邊疆的聲音日日充耳。 我的精神靈魂繞着天涯,日夜感覺遙遠而又近在咫尺。 仰望天空無法呼喚,歸來的鴻雁揹着我飛起。 燕然山何時能刻石記功,我的命運難以自己預測。 一身寄託在他人之處,未保是生是死。 極度悲傷的淚水橫流,落入長城下的水中。 長城的水永不枯竭,我的離別之情也不會停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士兵深深的思鄉之情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通過對比馬的飲水與士兵的思鄉,突出了士兵內心的無盡愁思。詩中「明月缺復圓」與「邊聲日充耳」形成鮮明對比,既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又突顯了邊塞生活的艱辛與孤獨。結尾的「長城水不竭,離情不終歇」深刻表達了士兵對家鄉的思念如同長城下的水一樣,永無止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邊塞士兵的內心世界。

趙完璧

明山東膠州人,字全卿,號雲壑,又號海壑。由貢生官至鞏昌府通判。工詩,多觸事起興,吐屬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