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梁詩
日月星辰和四時。驂駕駟馬從樑來。郡國士馬羽林材。總領天下誠難治。
和撫四夷不易哉。刀筆之吏臣執之。撞鐘伐鼓聲中詩。宗室廣大日益滋。
周衛交戟禁不時。總領從官柏梁臺。平理請讞決嫌疑。修飾輿馬待駕來。
郡國吏功差次之。乘輿御物主治之。陳粟萬石揚以箕。徼道宮下隨討治。
三輔盜賊天下危。盜阻南山爲民災。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領其材。
蠻夷朝賀常會期。柱枅欂櫨相枝持。枇杷橘慄桃李梅。走狗逐兔張罘罳。
齧妃女脣甘如飴。迫窘詰屈幾窮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驂(cān)駕:陪乘皇帝的車駕。
- 羽林材:指優秀的羽林軍戰士。
- 囟(xìn)筆之吏:指辦理文書的小吏。
- 讞(yàn):審判定罪。
- 徼(jiào)道:巡邏警戒的道路。
- 罘(fú)罳(sī):一種設在門外的屏風,也指設在屋檐下防鳥雀來築巢的金屬網。
- 飴(yí):飴糖,這裏表示甜美。
翻譯
日月星辰和春夏秋冬四季。我乘駟馬之車從梁地而來。郡國的兵馬和羽林軍皆是人才。統領天下確實是很難治理之事。 安撫四方的夷族也不容易啊。刀筆小吏由我來執掌。撞鐘伐鼓的聲音中吟出這首詩。宗室勢力龐大且日益增長。 宮廷的護衛們交叉持戟,時刻戒備。我率領衆官員登上柏梁臺。公平審理案件,判決疑難案件。修飾車馬,等待車駕出行。 郡國官員的功績按等級排列。皇帝使用的車馬和器物由我來主管。揚起簸箕,陳放萬石糧食。在巡邏警戒的道路和宮下隨時進行討伐治理。 三輔地區有盜賊,使天下陷於危險之中。盜賊在南山爲患,給民衆帶來災難。外戚公主難以治理。椒房殿的率更負責管理這些事。 蠻夷按時來朝賀會面。殿中的柱子、斗拱相互支撐。有枇杷、橘子、栗子、桃子、李子、梅子。放出獵狗追逐兔子,張設羅網。 咬着嬪妃的嘴唇,甜美如飴糖。處境窘迫,幾乎走投無路啊。
賞析
這首《柏梁詩》是漢武帝劉徹與衆臣在柏梁臺上聯句創作的詩。詩的內容較爲廣泛,涵蓋了政治、軍事、宮廷生活、對外關係等多個方面。
從語言上看,這首詩語言相對較爲古樸,有些表述較爲直接。通過描述日月星辰、四時變化以及對天下治理的思考,展現了漢武帝作爲帝王對國家的關注和責任。詩中提到了統領天下的艱難、安撫四夷的不易,以及對國內各種事務的管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局勢和麪臨的問題。
在描寫宮廷生活和對外關係時,也展現了一定的場景和情景,如「撞鐘伐鼓聲中詩」「蠻夷朝賀常會期」等,使讀者對當時的宮廷氛圍和對外交流有了一定的瞭解。
然而,這首詩在藝術上可能並不十分精緻,更多地是體現了一種紀實和陳述的風格。它爲我們瞭解漢武帝時期的一些情況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