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僉憲(qiān xiàn):古代官職,爲御史臺屬官。
- 執戟(zhí jǐ):秦漢時的宮廷侍衛官,因值勤時手持戟,故名。
- 十道:指唐貞觀元年依山川形勢分全國爲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
- 朱衣:大紅色的公服。
-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在長安附近。後泛指帝王陵墓附近。
- 華髮:花白的頭髮。
- 鼎湖:古代傳說黃帝在鼎湖乘龍昇天。
- 柏府:御史府的別稱。
- 馬步:指騎射和步射,此處指軍事才能。
翻譯
曾經在故鄉一同砍柴,你如今卻成爲侍立漢宮的官員。負責傳達朝廷詔令的使者身着朱衣,疾行在十道之上;秋風瑟瑟,吹拂着身處五陵之地、已生白髮的人們。怎能說黃帝在鼎湖乘龍昇天遠去後,天下就太平無事了呢?御史府中還傳頌着你出色的軍事才能。試問你何時能夠乘車而歸呢?我渴望乘着仙鯉去拜訪壺公,像他一樣求得長生之道,也盼望着你早日歸來。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黎民表爲送孫僉憲事竣還閩中而作。詩中先回憶了與友人在故鄉的共同經歷,然後描繪了友人作爲朝廷使者的忙碌與奔波,同時也提及了友人的軍事才能。接着,通過「鼎湖豈謂龍遊遠」表達了對世事變幻的感慨,以及對友人的期望和祝福。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友人早日歸來的期盼,並以「欲乘仙鯉訪壺公」的想象,增添了詩歌的神祕和浪漫色彩。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用典恰當,既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人們的心理狀態。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九日同歐博士顧舍人南都禮上人過普恩寺訪呂山人 》 —— [ 明 ] 黎民表
- 《 在告慧乾慧永二上人過訪歐博士範鴻臚同至 》 —— [ 明 ] 黎民表
- 《 同歐楨伯過龍華寺訪汪仲淹 》 —— [ 明 ] 黎民表
- 《 午日阻水橫石磯同陳亮夫舟中小酌 》 —— [ 明 ] 黎民表
- 《 留都 》 —— [ 明 ] 黎民表
- 《 鄧君肅以菊花見貽口占五絕奉荅 》 —— [ 明 ] 黎民表
- 《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魯七星巖二十景詩石室龍牀 》 —— [ 明 ] 黎民表
- 《 雜畫為劉仲脩題 其五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