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竹枝節節分泉脈:泉脈,地下伏流的水源(「脈」讀音:mài)。
- 壁冷鬆高磬聲直:磬(qìng),佛教的打擊樂器,形狀像鉢,用銅製成。
- 拾得仙翁白鶴翎:翎,鳥翅和尾上的長而硬的羽毛。
- 吹笙擬和琴心經:笙(shēng),管樂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制成。
- 掀髯向天作呼吸:髯(rán),兩腮的鬍子,亦泛指鬍子。
翻譯
竹子的枝節一節節地分佈着,彷彿分割着地下的泉脈,一棵紅梅樹的影子沉浸在山澗的水中,使得澗水也染上了紅色。
山間空曠,樹葉飄落,從這裏可以窺見湖面上升起的煙霧,石壁清冷,高大的松樹旁,寺院的磬聲直直傳來。
撿到了仙翁的白鶴翎毛,吹奏笙樂,想要應和着《琴心經》的旋律。
揚起鬍鬚向着天空呼吸,江潮涌動,月光灑下,直抵那高遠的天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靈隱寺韜光院的景色以及詩人的感受。詩的開篇通過「竹枝節節分泉脈,一樹紅梅沉澗色」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妙,竹子、泉水、紅梅、山澗相互映襯,色彩鮮明,富有意境。「山空木落窺湖煙,壁冷鬆高磬聲直」則進一步刻畫了環境的清幽和寧靜,空曠的山間、飄落的樹葉、清冷的石壁、高大的松樹以及悠遠的磬聲,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拾得仙翁白鶴翎,吹笙擬和琴心經」充滿了神祕的色彩和浪漫的想象,詩人通過吹笙應和《琴心經》,表達了對宗教的一種嚮往或者是對內心寧靜的追求。最後「掀髯向天作呼吸,江潮涌月淩青冥」以一種豪邁的姿態結尾,詩人面向天空呼吸,江潮涌動,月光直抵高空,展現出一種壯闊的景象和豁達的心境。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融爲一體,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啓迪。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
黎遂球的其他作品
- 《 夜夜曲 》 —— [ 明 ] 黎遂球
- 《 高低吟 》 —— [ 明 ] 黎遂球
- 《 仙詞 》 —— [ 明 ] 黎遂球
- 《 舟泊章門寄題萬茂先溉園 》 —— [ 明 ] 黎遂球
- 《 送吳駿公之南都赴司業任 》 —— [ 明 ] 黎遂球
- 《 嬉春曲戲效香奩體四首 》 —— [ 明 ] 黎遂球
- 《 中秋十三夕自白堤赴李仲木約同諸公坐月宿灌谿老師齋中 》 —— [ 明 ] 黎遂球
- 《 過張受先茅居留贈四首 其二 》 —— [ 明 ] 黎遂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