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祠

古廟丹青在,幽人此重尋。 浮雲碣石外,落日廣川陰。 壁尚藏書古,庭猶積草深。 因憐不遇者,此地倍沾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董子祠:漢代大儒董仲舒的祠廟。
  • 丹青:這裏指廟中的壁畫。
  • 幽人:幽居的人,這裏指詩人自己。
  • 碣(jié)石:山名。
  • 廣川:寬廣的河流。

翻譯

古老的董子祠中壁畫依然存在,我這個幽居之人再次到此尋覓。浮雲飄浮在碣石之外,落日的餘暉灑在寬廣河流的陰面。祠廟的牆壁上還留存着古老的藏書,庭院中依舊堆積着深深的荒草。因爲憐憫那些懷才不遇的人,在這個地方我更加淚溼衣襟。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董子祠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董仲舒的敬仰以及對懷才不遇者的同情。詩的首聯點明詩人來到董子祠,「重尋」二字表現出詩人對這裏的特殊情感。頷聯通過描寫浮雲和落日,營造出一種悠遠、蒼涼的氛圍。頸聯寫祠廟的牆壁上有藏書,庭院裏荒草深深,顯示出這裏的古老與冷清。尾聯則直抒胸臆,詩人因憐憫那些不遇之人而倍感觸動,不禁淚溼衣襟。整首詩意境深邃,情感真摯,將歷史的滄桑與個人的感慨融爲一體,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