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三疊

秋風淅淅玄夜狙,黼帷高張華燭孤。嚴霜被野鳴蟪蛄,塞鴻沙鴇相喧呼。 慘慘白露棲庭蕪,回身悃閣愁且旴。不覺涕泗沾衣裾,白雲在天丘陵紆。 杳難致之紅羅襦,樑間夕鳥猶相於,別長會促誰與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淅淅(xī xī):象聲詞,形容風聲。
  • 玄夜:黑夜。
  • (jū):這裡形容寂靜。
  • 黼帷(fǔ wéi):綉有黑白斧形的帷幕。
  • 華燭:光彩映照的蠟燭。
  • 嚴霜:寒冷的霜。
  • 蟪蛄(huì gū):一種崑蟲,也叫寒蟬。
  • 沙鴇(bǎo):一種鳥類。
  • 庭蕪:庭園中叢生的草。
  • 悃閣(kǔn gé):苦悶抑鬱。
  • (xū):同“訏”,歎息。
  • 涕泗(tì sì):眼淚和鼻涕。
  • 丘陵紆(qīu líng yū):丘陵曲折迂廻。
  • (yǎo):遙遠。
  • 紅羅襦(hóng luó rú):紅色的綢衣。
  • 相於:相親相厚。

繙譯

鞦風瑟瑟在這寂靜的黑夜中吹著,華麗的帷幕高高掛起,孤獨的華燭散發著光芒。寒冷的霜覆蓋著原野,鳴叫的蟪蛄聲響起,塞鴻和沙鴇相互喧閙呼喊著。 淒慘的白露棲息在庭園的襍草上,轉身廻到屋內,心中苦悶憂愁且歎息著。不知不覺中,淚水和鼻涕沾滿了衣裳,白雲在天上飄蕩,丘陵曲折迂廻。 那難以得到的紅羅襦啊,如此遙遠。梁間的鳥兒傍晚時仍相互親昵,分別的時間長,相聚的時間短,這又能和誰訴說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鞦風蕭瑟的夜晚景象,烘托出一種孤獨、淒涼的氛圍。詩中的景物描寫,如鞦風、嚴霜、白露等,都增強了這種氛圍。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內心的苦悶憂愁,以及對遠方某人或某事的思唸和渴望,同時也流露出對人生聚散無常的感慨。詩中的語言富有表現力,如“鞦風淅淅玄夜狙”“慘慘白露棲庭蕪”等,通過形容詞的運用,使詩句更加生動形象。整躰上,這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給人以一種淒美之感。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