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坳題石

墳前花落錦成茵,紅粉何當化作塵。 剩有清詞遺樂府,尚留香骨惱情人。 風吹蒿里宣靈籟,月印芳池誤幻身。 最是杜鵑多怨緒,年年啼血過殘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ào):山間的平地。
  • 錦成茵:像錦繡織成的墊子,形容花落滿地。
  • 紅粉:美女,這裏指墓中的女子。
  • 清詞:清麗的詞句。
  • 樂府:古代的音樂官署,這裏指代可以配樂演唱的詩詞。
  • 靈籟(lài):美妙的聲音,指風聲。
  • 幻身:佛教語,這裏指虛幻的身影。

翻譯

墳墓前的花朵飄落,如同錦繡織成的墊子,美麗的女子爲何也終會化作塵土。 只留下了清麗的詞句贈與樂府,還留下芳香的骸骨惹動情人的愁緒。 風吹過蒿草叢中發出美妙的聲音,月光映照在芳香的池塘,讓人誤以爲是虛幻的身影。 尤其是杜鵑鳥有着許多哀怨的情緒,年年啼叫着直到殘春時節,流着血淚飛過。

賞析

這首詩以墓前的景象爲切入點,抒發了對逝者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生命無常的嘆息。詩中通過描繪花落成茵、紅粉化塵等景象,表現出美好事物的易逝。「剩有清詞遺樂府,尚留香骨惱情人」則強調了逝者留下的文化遺產和給人帶來的情感觸動。後兩句通過風聲、月影和杜鵑的啼血,進一步渲染了哀怨憂傷的氛圍。整首詩意境悽美,情感深沉,用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

黎邦瑊

黎邦瑊,字君選,號洞石。從化人。貫孫,民表子。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貢生,官興業知縣。陳子壯發起修復南園,邦瑊曾參預其事。明亡,以憂憤卒。有《洞石稿》。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