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白石山

· 黎貞
攀蘿入深塢,雲木晦以窅。 言尋巢父蹤,絕境聽鳴鳥。 晴煙紛羃歷,人家在林表。 清露滴鬆間,微風獵荒草。 振襟登屴崱,決眥衆山小。 遙念幽居人,長吟隔叢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wù):地勢周圍高而中間凹的地方。
  • (yǎo):深遠。
  • 羃歷(mì lì):散佈貌。
  • 林表:林外。
  • 屴崱(lì zè):形容山峯高聳。
  • (zì):眼角。
  • (xiǎo):細竹子。

翻譯

攀附着藤蘿進入幽深的山塢,樹木茂密,雲霧瀰漫,顯得深遠幽靜。說是要追尋巢父的蹤跡,在這絕妙的境地中聆聽鳥兒的鳴叫。晴朗的煙霧紛紛揚揚地散佈着,人家坐落在樹林之外。清涼的露水滴落在鬆間,微風吹拂着荒蕪的野草。整理衣襟登上高聳的山峯,睜大眼睛望去,衆山都變得渺小。遠遠地思念着那隱居的人,他在叢生的細竹間長久地吟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進入白石山的所見所感。首聯通過「攀蘿」「深塢」「雲木晦」等詞語,營造出了山林幽深、神祕的氛圍。頷聯提到追尋巢父的蹤跡,增添了歷史文化的底蘊,同時「絕境聽鳴鳥」表現出山林的寧靜與生機。頸聯中「晴煙紛羃歷」「人家在林表」,描繪了煙霧繚繞中若隱若現的人家,富有詩意。「清露滴鬆間,微風獵荒草」則細膩地刻畫了山中的自然景象。尾聯「振襟登屴崱,決眥衆山小」展現了詩人登高遠望的廣闊視野和豪邁心境,「遙念幽居人,長吟隔叢筱」則表達了對隱居之人的思念,也使整首詩在寧靜的氛圍中多了一份人文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風光與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

黎貞

明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爲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導。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爲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