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行行重行行
高臺何巍巍,參差與雲平。玉繩臨雙闕,長河流無聲。
上有羽衣人,逍遙吹玉笙。清響明月,飛佩何泠泠。
借問弄者誰,疑是董雙成。逸思隨風發,無人識其聲。
曲終再三嘆,感慨有餘情。所悲同門友,侷促趨世榮。
願將秋水劍,爲之解塵纓。笑呼雙黃鵠,與子俱遠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巍巍(wēi wēi):高大雄偉的樣子。
- 參差(cēn cī):長短、高低不齊的樣子。
- 玉繩:星名,此處指宮殿屋檐下的裝飾。
- 雙闕(què):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臺上的樓觀。
- 羽衣人:穿羽衣的人,古代傳說中神仙或道士的穿着。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聲音清越、悠揚。
- 董雙成:傳說中的仙女。
- 逸思:超逸的思想。
翻譯
那高臺是多麼高大雄偉啊,高低不齊彷彿與雲朵持平。玉繩星高懸在雙闕之上,長河無聲地流淌着。
上面有個穿着羽衣的人,自在逍遙地吹奏着玉笙。清脆的樂聲響徹明月之下,身上的佩飾發出多麼清冷的聲音。
試問這吹笙者是誰,懷疑是仙女董雙成。超逸的思緒隨風發散,沒有人能聽懂這聲音所表達的情感。
樂曲結束後再三嘆息,心中感慨且飽含餘情。所悲傷的是同門好友,他們受拘束地追求世間的榮華富貴。
願手持秋水劍,爲他們解除世俗的束縛。笑着呼喚兩隻黃鵠,和我一起向遠方遠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高遠神祕的場景,通過對高臺、玉繩、長河、羽衣人等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空靈、超脫的氛圍。詩中既有對仙境般景象的描繪,又有對世俗追求的感慨。前半部分着重描寫高臺之上羽衣人吹奏玉笙的情景,表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後半部分則轉向對同門友的悲嘆,表達了對世俗榮華富貴的不屑和對自由的嚮往。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情感豐富,將理想與現實、超脫與無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