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女夷:傳說中掌萬物生長之神。(女:nǚ)
- 宕(dàng):放縱,不受約束。
- 百勞:鳥名,即伯勞。
- 鵙鵙(jú jú):鳥叫聲。
- 崦嵫(yān zī):山名,古代指太陽落山的地方。
繙譯
台堦下的蘭草長得十分茂盛,叢中的荊棘相互交織。女夷掌琯著大自然的和諧,春風使衆多植物自由生長。常常擔心美好的時光流逝,伯勞鳥發出“鵙鵙”的鳴叫聲。太陽西沉至崦嵫山,長長的繩子也無法將它系住。年輕的時候不努力耕田勞作,到老了就會連豆麥都分不清。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象起興,通過描繪堦下蘭草和叢中荊棘,展現出生命的蓬勃與複襍。女夷司天和,春風催發萬物,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成長。然而,詩人擔憂美好時光的消逝,以伯勞鳥的叫聲和西沉的落日進一步強調時光的不可逆轉。最後,詩人通過“少壯不力田,老大昧菽麥”的警示,表達了對人們應該珍惜時光、勤奮努力的勸誡。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練,以生動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引發讀者對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