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山水六詠劉仙岩

爲有云房約,來探不二門。 雨花臨近砌,山翠落前軒。 贊佛還聽偈,看心本息言。 未能超忍辱,聊此滌煩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雲房:僧道或隱者所居住的房屋。
  • 不二門:佛教用語,指平等而無差異之至道或獨一無二的門徑、方法。(「二」讀作「èr」)
  • :臺階。
  • :有窗戶的長廊或小屋。
  • (jì):佛經中的唱詞。
  • 息言:停止言語。
  • 忍辱: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方法,指忍受各種侮辱和痛苦而不起嗔恚之心。
  • :洗去。
  • 煩喧:嘈雜喧鬧。

翻譯

因爲有到雲房的約定,所以前來探尋這獨一無二的法門。 雨打的花朵靠近臺階,青翠的山色落在前面的小屋前。 讚揚佛時還聆聽着佛經中的唱詞,觀察內心時希望平息各種言語。 不能超越忍受屈辱的境界,暫且藉此洗去內心的嘈雜喧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前往劉仙岩的所見所感。首聯點明前往的原因是有云房之約,同時也暗示了對佛法的探尋。頷聯通過描寫雨花臨近臺階和山翠落在前軒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頸聯則體現了詩人在佛前的感悟,表達了對內心平靜的追求。尾聯中詩人坦言自己未能達到超忍辱的境界,但希望通過此次經歷滌除內心的煩惱和喧鬧。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思考和對內心寧靜的渴望,同時也展現了從化山水的秀麗與寧靜,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美感。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