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魯七星巖二十景詩石室龍牀

玉筆高簪黛色濃,海門長日駐高舂。 世情盡逐頹波去,誰住羅浮四百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黛色:青黑色。(「黛」讀音:dài)
  • 海門:海口,內河通海之處。
  • 高舂:日影西斜近黃昏時。
  • 頹波:向下流的水勢,這裏比喻衰頹的世風。
  • 羅浮:山名,在廣東省東江北岸。

翻譯

玉製的筆高高地簪插着,山色呈現出濃郁的青黑色,內河通海之處的太陽長久地停留在日影西斜近黃昏之時。世間的人情世故都隨着衰頹的世風離去,有誰會住在羅浮山的四百座山峯之中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特定的景象,表達了對世情的感慨。首句通過「玉筆高簪黛色濃」描繪了一種獨特的景象,爲全詩營造了一種神祕的氛圍。「海門長日駐高舂」則進一步強調了時間的流逝和某種永恆的感覺。接下來,詩人感慨世情逐頹波而去,流露出對世俗風氣的不滿和無奈。最後一句「誰住羅浮四百峯」,以羅浮山的四百峯爲喻,暗示了詩人對超脫世俗、尋找寧靜之地的嚮往。整首詩意境悠遠,語言簡練,富有深意,表達了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