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次甫因憶子與

疏雨過高城,流雲止雙闕。 陰晴千里外,何處看明月。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城:高大的城牆。
  • 雙闕(què):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臺上的樓觀。

翻譯

稀稀疏疏的雨灑落在高大的城牆上,流動的雲彩停留在宮門前的雙闕之上。天氣或陰或晴,相隔千里之外,到哪裏去觀賞那明月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雨、雲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空靈的氛圍。「疏雨過高城,流雲止雙闕」,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雨落城牆、雲停雙闕的畫面,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而「陰晴千里外,何處看明月」則在前面寫景的基礎上,進一步抒發了詩人的感慨。詩人想到遠方的親友,感嘆相隔千里,不知何處才能共賞明月,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思念和憂傷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