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過王庫部定甫觀元人趙原山水小幅因題其後

荊關神妙世希有,莒國山人亦名手。 意匠經營頗逼真,水石山林氣森秀。 剡藤一幅才盈咫,萬穴千巖俱點就。 芙蓉開萼迤太清,星宿匯流款崇岫。 陂陀映帶粘箴莎,澗石縱橫走泉溜。 日出初分意色濃,秋高始脫煙霞瘦。 吮粉含丹無此流,北苑營丘合回首。 王君好事偶得之,棐幾雲房頓覺奇。 況當燕市風塵日,見此溪山罨畫姿。 泠然便覺心神披,嚴霜撲人葉辭枝。 翠眉更進金屈卮,白雲在天河漢移。 醉來騎馬忘南北,桐葉分題賦小詩。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荊關:五代後梁畫家荊浩、關仝(tóng)的並稱,兩人均擅長山水畫,爲古代山水畫的代表人物。
  • 莒(jǔ)國:周朝諸侯國,這裏的「莒國山人」指趙原,因他是山東莒縣人。
  • 意匠:指作文或繪畫等的精心構思。
  • 剡(shàn)藤:剡溪出產的藤可以造紙,這裏指紙。
  • 盈咫:滿一尺。
  • 陂(pō)陀:傾斜不平的樣子。
  • 罨(yǎn)畫:色彩鮮明的繪畫。
  • 棐(fěi)幾:用棐木做的幾桌。
  • 雲房:僧道或隱者所居住的房屋。

翻譯

荊浩和關仝的神妙技藝世間少有,莒國的山人趙原也是著名的高手。 他作畫精心構思,頗爲逼真,水石山林的氣息十分清秀茂盛。 一幅小小的剡藤紙,卻能將萬穴千巖都點畫出來。 芙蓉綻放,花萼綿延直至高遠的天空,星宿般的水流匯聚流向高大的山巒。 傾斜的山坡上粘連着莎草,山澗的石頭縱橫,泉水流淌。 日出初分時色彩濃郁,秋高氣爽時才褪去煙霞的豔麗,顯得清瘦。 這樣吸吮粉丹般的精妙畫作是無與倫比的,就連北苑的畫家和營丘的畫家都應回頭反思。 王君偶然得到這幅畫,放置在棐幾和雲房之中,頓時覺得奇特。 何況在燕市這樣風塵瀰漫的日子裏,能見到這樣如溪水山林般美麗的畫卷。 頓時就覺得心神舒暢,嚴霜撲面而來,樹葉從枝頭飄落。 美人又遞上金盃,白雲在天空中飄動,銀河也在移動。 醉酒後騎馬忘記了南北方向,用桐葉分題創作小詩。

賞析

這首詩是黎民表對元人趙原的山水小幅的讚美。詩的開頭將趙原與荊浩、關仝相提並論,讚揚了他高超的繪畫技藝。接下來詳細描繪了畫中的山水景色,如芙蓉綻放、水流匯聚、山坡泉石等,展現出畫面的逼真與生動。詩人還通過對畫面中不同季節景色的描寫,如日出時的濃郁色彩和秋高時的清瘦煙霞,表現出畫作的豐富層次。詩中提到王君得到這幅畫後的感受,以及在燕市風塵中見到此畫的欣喜,進一步突出了這幅畫的珍貴和美妙。最後,詩人描述了自己在欣賞這幅畫時的陶醉之情,以及醉酒後創作小詩的情景,使整首詩在對畫作的讚美中達到了高潮。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繪畫的描繪,傳達出詩人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