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詠宣爐

香氣醉如頑,當時熟聖顏。 翠知銅骨冷,光照寶痕斑。 淚蝕秋宮恨,煙猶晚直鬟。 題詩爇蘭炷,應不厭人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宣爐:(xuān lú)指明朝宣德年間鑄造的銅香爐,工藝精湛,聞名遐邇。
  • 聖顏:(shèng yán)指皇帝的面容,這裏借指皇帝的恩寵。
  • :(shí)損傷,虧缺。
  • 秋宮:宮怨之辭,常用來表達宮女的哀怨之情。
  • :(ruò)燒。
  • :(zhù)燈心。

翻譯

這宣爐散發的香氣如醉酒般迷人,曾在當時獲得聖上的青睞。翠綠的色澤彷彿知道銅質的骨架已冷,光芒照耀下顯出斑斕的寶痕。它如宮女的眼淚,蘊含着秋宮的哀怨,那煙霧猶如宮女傍晚時分仍未解開的髮髻。我題詩時點燃蘭香的燈炷,想來這宣爐應不會厭倦人間之事。

賞析

這首詩以宣爐爲主題,通過對其香氣、色澤、痕跡以及所引發的情感聯想進行描繪,賦予了宣爐豐富的內涵。詩中用「香氣醉如頑」形容宣爐香氣的迷人,「當時熟聖顏」暗示了其曾經的榮耀。「翠知銅骨冷,光照寶痕斑」兩句,生動地描繪了宣爐的外觀和質感。而「淚蝕秋宮恨,煙猶晚直鬟」則運用了宮怨的意象,使宣爐具有了一種哀怨的情感氛圍。最後,「題詩爇蘭炷,應不厭人間」表達了詩人對宣爐的喜愛和對人間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含蓄,將宣爐的形象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