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碧亭乃謝見齊先生騎鯨處先生配餘姑有子孔賢亦繼而死兩未亡人抱一遺孤今差成立耳丙寅夏首舍過姑家諸謝邀飲
草木餘小謝,花落怨當時。
鵩鳥才成賦,鯨魚輒取騎。
中郎那有女,末婢賴爲兒。
何意俱消歇,霜蘭弱一枝。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蘸(zhàn)碧亭:亭子的名稱。
- 謝見齊先生:文中提到的人物。
- 騎鯨:本義指騎着鯨魚,後多用以比喻隱遁或遊仙,此處指謝見齊先生的去世。
- 兩未亡人:指謝見齊先生的妻子(作者的姑姑)和孔賢的妻子。
- 鵩(fú)鳥:貓頭鷹一類的鳥。古人認爲鵩鳥出現是不祥之兆,此處應是用於表達不祥的氛圍。
- 中郎:官名,這裏可能是借指一種身份或地位。
翻譯
草木還殘留着小謝的痕跡,花朵凋零讓人埋怨當時的情景。 如同鵩鳥剛剛寫成賦文,謝先生卻突然離世。 就像中郎沒了女兒,多虧末婢作爲兒子撫養。 沒想到一切都消逝停歇,如同霜後的蘭草僅有柔弱的一枝。
賞析
這首詩是黎遂球爲紀念謝見齊先生而作。詩的開頭通過描繪草木凋零的景象,烘托出一種哀怨的氛圍,暗示了謝先生的離去給人帶來的悲傷。「鵩鳥才成賦,鯨魚輒取騎」用鵩鳥寫賦和騎鯨隱遁的典故,委婉地表達了謝先生的離世,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悲劇色彩。「中郎那有女,末婢賴爲兒」則講述了家中的狀況,表現出一種無奈和淒涼。最後一句「何意俱消歇,霜蘭弱一枝」,進一步強調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以及人事的興衰變化,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悲哀和感慨。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充分體現了詩人對謝見齊先生的懷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