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蒲澗紀遊同歐子楨伯家兄惟敬賦

神皋恣玄覽,顥氣肅悽清。 暫釋寰中窘,還尋物外盟。 佳期憐聚首,幽賞愜同行。 地縮雲房麗,嵐收霧徑晴。 凌溪千仞轉,窺竇萬尋縈。 俄見霞標截,應知地軸橫。 石樑臨岝崿,茵閣闞欹傾。 玉液秋常皎,瑤光夜愈明。 洞前馴白鹿,木末走文鼪。 苦竹苞新蘀,枯槎折細萌。 五衢翻弱葉,三秀被新榮。 奇慮恣迴轉,孤蹤絕送迎。 褰裳思採若,列坐或班荊。 訊古高臺沒,尋幽曲沼平。 靈蒲猶瑩劍,虛溜尚調笙。 絳節翩翩下,銖衣漠漠呈。 琅函時自啓,石鼎晝常烹。 遺棗如誇漢,乘騾似避嬴。 柱留聞鶴語,嘯落帶鸞聲。 玄兔蟠荒竈,華芝結野楹。 登臨搖落後,眺聽古今情。 井邑蟬聯見,河山繡畫成。 高蹤超解縛,嘉詠類鳴嚶。 尊至傾浮蟻,觴來汲巨鯨。 隱衣還制芰,狂興欲餐英。 大運多盈縮,朋情喜合併。 丹砂如可學,脫屣謝浮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神皋(shén gāo):神明所聚之地,指京畿。
  • (zì):盡情,肆意。
  • 玄覽:遠見,深察。
  • 顥氣(hào qì):清新潔白盛大之氣。
  • 寰中:塵世,人世間。
  • 物外:世外,超脫於塵世之外。
  • 佳期:美好的時光,這裏指相聚的日子。
  • 岝崿(zuò è):山勢高峻的樣子。
  • 茵閣:像毯子一樣的樓閣。
  • (kàn):望。
  • 欹傾(qī qīng):歪斜,傾斜。
  • 文鼪(shēng):黃鼠狼。
  • (tuò):草木脫落的皮葉。
  • 弱葉:柔軟的樹葉。
  • 三秀:靈芝草的別名。
  • :植物開花抽穗。(古音讀「西」,現在讀「秀」)
  • 奇慮:奇妙的思緒。
  • 褰裳(qiān cháng):提起衣裳。
  • 班荊:指朋友相遇,共坐談心。
  • 虛溜:空谷中的流水。
  • 絳節(jiàng jié):古代使者持作憑證的紅色符節。
  • 銖衣(zhū yī):傳說神仙穿的衣服,重量很輕。
  • 琅函(láng hán):書匣的美稱。
  • 浮蟻:酒面上的浮沫,代指酒。
  • 大運:天命,上天的旨意。
  • 脫屣(tuō xǐ):脫掉鞋子,比喻看得很輕,無所顧戀。

翻譯

在神明所聚的京畿之地盡情地遠望深察,清新潔白的盛大之氣使周圍顯得肅殺悽清。暫時擺脫塵世中的困窘,還要去追尋超脫塵世之外的盟誓。美好的相聚時光讓人珍惜,一同幽靜地遊玩令人愜意。地面收縮,如雲朵般的房屋顯得美麗,霧氣消散,山路也變得晴朗。 溪流在千仞的山峯間迴轉,山洞中的小路彎彎曲曲地縈繞。不久看到高聳的山峯截斷了霞光,就知道大地的軸線橫亙在此。石樑面對着高峻的山勢,像毯子一樣的樓閣望着傾斜的地方。 秋天的玉液常常清澈明亮,夜晚的瑤光愈發閃耀。洞前有溫馴的白鹿,樹梢上有奔跑的黃鼠狼。苦竹長出了新的皮葉,乾枯的樹枝折斷後露出了細小的芽。五條大路旁翻着柔軟的樹葉,靈芝草開花散發着新的榮光。 奇妙的思緒肆意迴轉,孤獨的蹤跡拒絕迎來送往。提起衣裳想要採摘若木,排列而坐或是朋友相聚談心。探尋古代的高臺已經消失,尋找幽靜的曲沼已經填平。靈蒲仍然像劍一樣晶瑩,空谷中的流水聲彷彿還在吹奏笙樂。 紅色的符節翩翩落下,神仙的輕衣隱約呈現。書匣時常自己打開,石鼎白天也常常在烹煮。遺留的棗子好像在誇讚漢朝,騎着騾子好似在躲避嬴氏。柱子上留下聽到鶴語的痕跡,呼嘯聲落下帶着鸞鳥的聲音。黑色的兔子盤踞在荒廢的爐竈旁,靈芝結在野外的柱子上。 登上高處,在草木凋零之後,眺望傾聽古今的情感。城鎮接連不斷地出現,山河如同繡畫一般形成。高遠的蹤跡超脫了束縛,美好的吟詠類似鳥兒的鳴叫。酒杯到了,傾倒出美酒,酒杯拿來,像鯨魚吸水一樣喝酒。 穿上用荷葉做的衣服,狂放的興致想要吃花朵。上天的旨意有盈有縮,朋友間的情誼因相聚而歡喜。如果可以學習煉丹之術,就會脫掉鞋子,捨棄虛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蒲澗遊玩的所見所感,詩中既有對自然風光的細膩描繪,如溪流、山峯、石樑、樓閣、白鹿、黃鼠狼等,也有對歷史遺蹟的探尋和思考,如高臺、曲沼等。同時,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超脫塵世、追求自由的嚮往,以及對朋友相聚的珍惜和對人生的感悟。

詩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作者運用了豐富的詞彙和形象的比喻,如「地縮雲房麗,嵐收霧徑晴」「凌溪千仞轉,窺竇萬尋縈」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蒲澗的壯麗景色。此外,詩中還融入了一些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如「靈蒲猶瑩劍,虛溜尚調笙」「遺棗如誇漢,乘騾似避嬴」等,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厚重感。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蒲澗紀遊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歷史和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詩作。

黎民衷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和,號雲野。黎民表弟。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歷吏部郎中,出爲廣西參政。邊民劫藩庫,民衷與戰,受傷卒。有《司封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