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而待守歸州

洞庭西上蜀江深,兩岸青楓映竹林。 楚舞已歌隨使節,猿聲何處更沾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蜀江:指四川境內的長江。(「蜀」讀音:shǔ) 2. 楚舞:楚國的舞蹈。這裏可能泛指當地的歌舞表演。

翻譯

從洞庭往西去,到蜀地的江水幽深,兩岸青青的楓林映照着竹林。 楚國的歌舞已經隨着使者的遠行而響起,哪裏傳來的猿聲讓人更加淚溼衣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友人赴任歸州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洞庭西去至蜀江的路途上,兩岸青楓與竹林相互映襯的美景,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優美的氛圍。後兩句則從景色轉向情感,楚地的歌舞雖已奏響,卻難掩離別的憂傷,而那不知何處傳來的猿聲,更增添了幾分淒涼之感,進一步烘托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不捨之情。整首詩情景交融,以景襯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與牽掛。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