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廣陵訪歐楨伯官舍

玄草何如執戟郎,高齋終日坐清涼。 燕臺乍解雙龍劍,汴水重遊兩鬢霜。 久客豈堪聞落水,故人相見把垂楊。 賦才寂寞誰能薦,猶愧含香入建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廣陵:今江蘇揚州。
  • 楨伯:指歐大任(約1516—1596),字楨伯,號侖山,廣東順德陳村人。
  • 玄草:一種黑色的小草。後因以「玄草」爲詠文士之典。
  • 執戟郎:古代警衛宮門的官員。此處借指歐楨伯。
  • 高齋:高雅的書齋。常用作對他人屋舍的敬稱。
  • 燕臺:又稱薊北樓、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易縣東南。相傳燕昭王築臺,置千金於臺上,以招納天下賢士。後因以「燕臺」爲用典,比喻延攬、招納賢才之所。
  • 雙龍劍:暗喻傑出的才能。
  • 汴水:古水名,在今河南開封。
  • 久客:長久客居他鄉。
  • 落水:指物體落入水中之聲,這裏借指秋天的蕭瑟之聲。(由於此處「落水」的解釋可能存在多種理解,該解釋僅爲一種可能的解讀)
  • 賦才:寫作才能。
  • 含香:古代尚書郎奏事答對時,口含雞舌香以去穢,後因以「含香」指侍奉君王。
  • 建章:建章宮,漢代宮名,此處借指朝廷。(「楨」讀作「zhēn」)

翻譯

黑色的小草怎能比得上你這位如執戟郎的文士呢,你在高雅的屋舍中整日享受着清涼。 在燕臺之地剛剛卸下如雙龍劍般的傑出才能,在汴水重遊之時已兩鬢如霜。 長久客居他鄉的我怎能忍受那秋天蕭瑟之聲,故友相見在垂楊之下。 我的寫作才能無人舉薦而感到寂寞,慚愧自己還想如含香之臣般進入朝廷。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拜訪歐楨伯官舍時所作,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仰以及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將玄草與執戟郎對比,突出了歐楨伯的才華和地位,同時也點明瞭他官舍的清涼環境。頷聯敘述了歐楨伯的經歷,曾經在燕臺施展才華,如今重遊汴水卻已兩鬢斑白,流露出時光易逝的感嘆。頸聯描繪了詩人自己久客他鄉的孤獨和與故人相見的情景,以落水之聲烘托出淒涼的氛圍,而在垂楊下相見則增添了一些溫暖。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無人賞識的無奈和期望能進入朝廷施展抱負的願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用典恰當,表現了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