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沗(tiǎn):古同「腆」,表示辱,有愧於。
- 彥(yàn):指有才學、德行的人。
- 綈袍(tí páo):厚繒製成之袍。後多以綈袍比喻故舊之情。
- 蘿薜(luó bì):指女蘿和薜荔,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 天祿:古代朝廷設置的一種官職。
- 中尉:古代官名。
- 樊川:指杜牧,因他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
- 騕嫋(yǎo niǎo):古駿馬名。
翻譯
我有幸能與諸位有才德之人同列,沒想到在城南還能和你成爲鄰居。我們的情誼就像那借予的厚繒之袍般深厚,還帶着關切詢問,因着對隱者居處的嚮往,我們的興致越發濃厚,所以彼此親近。你的才名堪比任天祿官職的人,詞學方面更是如杜牧般出衆,何況你還是舍人呢。在高臺上早有駿馬嘶鳴,而我卻想要像漁樵那樣乞求一個閒適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黎民表去拜訪從殷移居的杜舍人時所作。詩的首聯表達了詩人對能與杜舍人等有才學之人交往併成爲鄰居的欣喜之情。頷聯通過「綈袍」和「蘿薜」的意象,進一步深化了彼此之間的情誼以及對閒適生活的嚮往。頸聯則對杜舍人的才名和詞學進行了讚揚,將其與擔任天祿官職的人和杜牧相媲美。尾聯以臺上的駿馬嘶鳴與自己渴望像漁樵般閒適的生活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閒適自在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既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讚美和情誼,也反映了他對閒適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