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與至都下同樑思伯過訪得寒字

綈袍猶接故人歡,尊酒同揮雨雪寒。 草積射堂初解?,花明燕闕復彈冠。 交遊漸覺青雲盡,世路從知白首難。 畫省願君還併入,烽塵今已靜桑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綈袍(tí páo):厚繒制成之袍,也泛指粗佈之服。常用來比喻故舊之情。
  • 射堂:古時習射的場所。
  • 燕闕:燕京的宮闕。
  • 畫省:指尚書省。

繙譯

穿著粗佈之袍,依然能感受到故人相聚的歡樂,一同飲酒揮盃,忘卻了雨雪帶來的寒冷。 射堂的草地上堆積著積雪剛剛開始融化,燕京的宮闕旁花朵綻放,讓人又有了重新振作的心情。 交往的朋友漸漸覺得能夠平步青雲的人已經很少,也明白了在這世間要走到白發蒼蒼是多麽艱難。 希望你能重新廻到尚書省,如今烽火菸塵已經在桑乾河一帶平息。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黎民表與友人相聚時所作,詩中通過描寫故人相聚的歡樂場景,以及對世事的感慨,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詩的首聯通過“綈袍”這一意象,強調了故舊之情的珍貴,同時“尊酒同揮雨雪寒”則描繪出了在寒冷天氣中飲酒作樂的情景,表現出了友人相聚的溫煖。頷聯中“草積射堂初解䌽,花明燕闕複彈冠”,通過對射堂和燕闕的描寫,暗示了時間的推移和世事的變化,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一絲期待。頸聯“交遊漸覺青雲盡,世路從知白首難”,則是詩人對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悟,躰現了他對仕途艱難的認識和對友情的珍惜。尾聯“畫省願君還竝入,烽塵今已靜桑乾”,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能夠重新得到重用的期望,同時也傳達了對國家和平的訢慰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既有對友情的贊美,也有對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詩作。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