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侍御仲南使淮揚

華菊秋燈照夜闌,平明車騎髮長安。 借籌實控徐關險,轉餉還襟楚甸寬。 披瀝正煩鹽鐵議,冰霜不愧惠文冠。 曲江更接賓遊盛,樓閣金銀起壯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借籌:指籌劃。
  • 徐關:古代的關隘,泛指險要之地。「徐」讀音:「xú」(第二聲)
  • 楚甸:楚地。「甸」讀音:「diàn」(第四聲)
  • 披瀝:竭誠盡忠。
  • 鹽鐵議:指對鹽鐵專賣等經濟政策的討論。
  • 惠文冠:古代武官的冠飾,這裏指朱侍御的官職和品德。
  • 曲江:這裏可能指代某個繁華的地方。

翻譯

秋天的菊花在燈光的映照下直到深夜,天剛亮時車騎就從長安出發。 籌劃實際掌控着徐關的險要,轉運軍糧又展現出楚地的廣闊。 竭誠盡忠地爲鹽鐵等政策煩憂商議,冰霜嚴寒也不辱沒那惠文冠所代表的品德。 曲江之地接待的賓客往來更加繁盛,樓閣宏偉壯觀,金銀裝飾閃耀奪目。

賞析

這首詩是送朱侍御仲南出使淮揚的作品。首聯通過描繪秋菊夜燈和清晨出發的場景,烘托出出行的氛圍。頷聯描述了朱侍御的使命,強調了他對徐關險要之地的掌控以及對楚地軍糧轉運的負責,展現了其重要的職責和能力。頸聯讚美了他竭誠盡忠的品質和不畏艱難的精神,體現了他在討論經濟政策和履行職責時的高尚品德。尾聯則以曲江的繁華景象作結,暗示着這次出使可能會帶來的繁榮和美好。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宏大,既表達了對朱侍御的祝福和期望,也展現了對他使命的重視和對美好前景的憧憬。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