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雜詠

高枕從吾拙,卑棲樂性全。 豈無洴澼計,不受綈袍憐。 野客猶分俸,當壚更覓錢。 管絃何處樂,夜夜似西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洴澼(píng pì):在水上漂洗絲絮。
  • 綈袍(tí páo):厚繒製成之袍。古爲窮苦人所穿,後常用以比喻故舊之情或貧賤之人。

翻譯

把枕頭墊得高高的,隨我性子的愚拙,屈身安住,享受着完整的天性之樂。難道沒有在水上漂洗絲絮的生計嗎,不願接受因舊情或憐憫而送來的厚繒之袍。鄉野之人還能分得一些俸祿,靠着當壚賣酒再掙些錢財。不知何處傳來的管絃樂聲,每夜都好似西天傳來的一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官舍中的生活感受。詩中表達了作者一種隨性自在、享受天性的態度。「高枕從吾拙,卑棲樂性全」體現了作者對自己生活狀態的坦然接受,不追求功名利祿,只求內心的寧靜與快樂。「豈無洴澼計,不受綈袍憐」則表明作者不願意依賴他人的憐憫或舊情,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維持生計。「野客猶分俸,當壚更覓錢」描述了作者雖爲官員,但也有着樸實的生活方式,通過正當的途徑獲取生活所需。最後「管絃何處樂,夜夜似西天」以一種略帶超脫的口吻,描繪了官舍中的音樂氛圍,給人一種虛幻而又美妙的感覺。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感悟。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