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臺

景絕因江會,樓高更得名。 山回到海色,樹殷落潮聲。 日影朱旗直,風含白氎清。 憑闌聊引睇,誰悉古今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嵩臺(sōng tái):山名,山的名稱,在詩中具體所指可能需要更多背景信息。
  • (yīn):形容聲音震動。
  • (dié):一種細棉布。
  • 引睇(yǐn dì):遠望。

翻譯

景色絕佳是因爲江流在此交匯,樓閣高聳因而更有了名聲。 山巒曲折迴環映照着大海的顏色,樹木搖曳發出如同落潮般的聲響。 太陽的影子讓紅色的旗幟顯得更加筆直,微風中蘊含着白色細棉布般的清爽。 倚着欄杆隨意遠望,誰能真正理解古今的情韻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嵩臺的景色以及詩人的感受。首聯點明嵩臺景色之美源於江流交匯,且因其高樓而聞名。頷聯通過描繪山與海的映襯以及樹與潮聲的呼應,展現出大自然的生動與活力。頸聯中,日影使朱旗更直,風含清爽之感,從視覺和觸覺上進一步刻畫了環境。尾聯則表達了詩人憑欄遠望時,對古今情韻的思考和探尋,流露出一種深沉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開闊,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