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觀鐘樓次劉安元韻

飛樓延倒景,徙倚聽鸞笙。 樹並孤煙聳,山當落日橫。 滄波終不極,天路此時平。 未論求仙去,深杯且共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倒景(dào jǐng):指天上最高之処,日月之光反由下往上照,此処指高樓上看到的美景。
  • 徙倚(xǐ yǐ):徘徊,流連不去。
  • 鸞笙(luán shēng):笙的美稱。
  • 滄波:碧波。
  • 天路:天上的路,指高遠的路。

繙譯

高聳的樓亭延伸至天空的美景之処,我徘徊流連於此,傾聽著美妙的笙樂。樹木與孤獨的炊菸一同聳立,山峰橫亙在落日之下。那碧波終究沒有盡頭,此時高遠的道路顯得平坦。暫且不說求仙之事,讓我們先盡情地共飲美酒。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五仙觀鍾樓的景色,表達了一種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的首聯寫高樓美景和悅耳的笙樂,營造出一種閑適的氛圍。頷聯中“樹竝孤菸聳,山儅落日橫”,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甯靜而壯觀的畫麪,孤菸、落日增添了一種孤寂和蒼茫的感覺。頸聯的“滄波終不極,天路此時平”,則在寫景的同時,蘊含了對人生道路的感慨,暗示著人生的波瀾和追求。尾聯“未論求仙去,深盃且共傾”,表現出一種豁達的態度,暫且放下求仙的想法,享受儅下的美好,共飲美酒。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情景交融,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