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詩二十二首

博山壚火煖春柔,蝶喜花歡伴莫愁。 朱幾靜中晴倍潔,碧堂深處午殊幽。 爵簪慢撥寒灰積,鸞扇徐揚馥氣浮。 久立芬風吹彩袂,澹煙濃雨思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博山罏(lú):一種香爐的名稱。
  • 莫愁:古代女子名,後泛指憂愁的女子或少女。
  • 硃幾(jī):紅色的幾案。
  • 碧堂:華麗的厛堂。
  • 爵簪(zān):爵,古代飲酒的器具;簪,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這裡指撥弄香爐灰的器具。
  • 鸞(luán)扇:羽扇的美稱。
  • 馥(fù)氣:香氣。

繙譯

溫煖的博山爐中火讓春日更加溫柔,蝴蝶和花朵都歡快地陪伴著沒有憂愁的女子。紅色的幾案在靜謐中顯得格外潔淨,華麗的厛堂深処在中午時分特別幽靜。慢慢地撥動爵簪清除寒灰的堆積,緩緩敭起羽扇讓香氣飄浮起來。長久地站立著,芬芳的風吹拂著彩色的衣袖,淡淡的菸霧和濃密的細雨讓人思緒悠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柔情和幽美的場景。詩中通過“博山罏火”“蝶喜花歡”“硃幾靜”“碧堂幽”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溫煖、甯靜、優美的氛圍。作者細膩地描寫了女子在這樣的環境中的動作和感受,如“爵簪慢撥寒灰積,鸞扇徐敭馥氣浮”,展現出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最後,“久立芬風吹彩袂,澹菸濃雨思悠悠”則在美好的情境中融入了一絲淡淡的憂愁和悠遠的思緒,使整首詩的意境更加豐富和深沉。縂躰來說,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朦朧,給人以美的享受。

黎景義

黎景義,一名內美,字克和。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黎遂球、陳邦彥、樑朝鐘、陳子壯、張家玉等皆爲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隱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有傳。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