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悴憔:即“憔悴”。
腸:一本作“腰”。
序
《杏花天·詠湯》是宋代詞人吳文英創作的詠物詞,吟詠的對象是香湯。此詞上片寫香湯的調料,表明湯汁具有消愁祛病的功用;下片寫出售香湯的小攤,表達對香湯的讚美之情。
賞析
《杏花天》,雙調小令,五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韻。此詞長短句稍近《端正好》詞,區別在於:《端正好》詞六字句折腰;《杏花天》詞六字句連爲一氣。
“蠻姜”兩句,先述湯中調料。“蠻姜”、“豆蔻”都是調味佳品。此言將蠻姜、豆蔻放入湯中,使湯更爲鮮辣、香氣誘人,嚐了這湯後,舌底如沐春風,令人經久難忘。“江清”兩句,述湯的作用。言這湯汁清冽誘人,最能消解酒後的殘醉,而湯中誘人的香氣,使老病的詞人聞到後,自覺病情稍減,竟能起牀來想一嚐鮮味。上片寫湯中調料及湯的作用。
“停嘶騎”兩句,寫售湯之處。言湯香四溢,使男的停馬留步,女的眉梢含意,過往行人都希望能嚐嚐這種香湯美味。而出售這種香湯的地方,記得就在東城邊,每天凌晨擺設的小攤之中。“紫檀”兩句,承上再贊攤中香湯。言紫檀色的香湯,不斷地在鍋中翻滾,就在數株垂楊下的小攤上不斷散發出令人垂涎欲滴、斷腸掛肚的香味來。下片重在贊香湯攤。
夏承燾箋:近人周泳先雲:“宋人詠茶、詠湯各詞,皆宴席進茶、進湯時所作,以付歌妓者。”此詞有“記曉色東城夢裏”當在妓家歸來之作。可與《玉樓春·京市舞女》中“問稱家住城東陌”句參看。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