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 太蔟宮,俗名中管高宮同丁基仲過希其一道家看牡丹
凡塵流水。正春在、絳闕瑤階十二。暖日明霞,天香盤錦,低映曉光梳洗。故苑浣花沈恨,化作妖紅斜紫。困無力,倚闌干,還倩東風扶起。
公子。留意處,羅蓋牙籤,一一花名字。小扇翻歌,密圍留客,雲葉翠溫羅綺。豔波紫金盃重,人倚妝臺微醉。夜和露,剪殘枝,點點花心清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蔟(cù)宮:古代樂律宮調名。
- 絳闕(què)瑤階:絳闕 指紅色的宮殿;瑤階 指玉石砌的臺階,這裏形容道觀的華麗。
- 天香盤錦:天香 原指特異的香味,這裏指牡丹花香;盤錦 形容牡丹花瓣如錦繡般繁密。
- 故苑浣花:故苑 指過去的宮苑;浣花 本義是洗花,此處暗指過去宮苑中與花有關的事情帶來的憂愁。
- 妖紅斜紫:形容牡丹花色鮮豔多彩,妖 指豔麗,斜紫 指紫色的花朵錯落有致。
- 羅蓋牙籤:羅蓋 用絲羅做的傘蓋,這裏借指觀賞牡丹衆人的車蓋;牙籤 用象牙等製成的標籤,系在書卷上作爲標識,這裏指標註牡丹品種名字的簽牌。
- 雲葉翠溫羅綺:雲葉 像雲朵般的葉子,形容牡丹葉子茂密;翠溫 翠色柔和;羅綺 指穿着華麗絲綢衣服的人。
- 豔波紫金盃重:豔波 酒面的光澤,這裏暗示酒的香醇;紫金盃重 紫金盃裏盛滿了酒,形容酒多。
翻譯
塵世悄然如流水般逝去。正當春日之時,在那華麗如天宮般有着十二層玉石臺階的道觀裏,牡丹盛開。溫暖的陽光、明豔的彩霞相互映襯,牡丹花香在繁花似錦之處飄散,清晨嬌豔的花朵彷彿美人對着曉光梳妝。曾經宮苑中愁怨之事,如今卻化爲這豔麗多姿、色彩錯落的牡丹。牡丹嬌柔無力,似乎只能靠倚闌干,還得請東風將它輕輕扶起。
公子們前來觀賞牡丹,用心留意之處,是那些華麗車蓋旁,標籤上標註的一朵朵牡丹的名字。歌女輕搖小扇唱着歌,密集的人羣圍聚着賞花留客。牡丹葉子如同雲朵般茂密,柔和翠色圍繞着穿着華麗的人羣。香醇的美酒盛在紫金盃中,人們倚靠着妝臺微微沉醉。夜晚帶着露水,剪下殘留的花枝,那花心裏落下的點點露珠,好似傷心的清淚。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在道家觀中賞牡丹的情景。上闋開篇營造出虛幻美好的仙境般氛圍,以景寫花,描繪出牡丹的嬌豔動人,「困無力,倚闌干,還倩東風扶起」賦予牡丹擬人化姿態,盡顯其嬌弱之態。下闋描寫公子們賞牡丹時的情景,通過「羅蓋牙籤」「小扇翻歌」「密圍留客」等場景,展現出賞牡丹的熱鬧、風雅。「豔波紫金盃重,人倚妝臺微醉」,進一步渲染氣氛,體現出人們沉醉於牡丹美景與美酒中的狀態。最後「夜和露,剪殘枝,點點花心清淚」,情感突然一轉,一種傷春惜花的情感油然而生,借花的殘敗、露珠的清冷,流露出淡淡的憂傷。整首詞辭藻華麗,意象豐富,以賞牡丹爲線索,將繁華與落寞、歡樂與憂傷交織在一起,委婉細膩地傳遞出詞人內心複雜的情感。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
吳文英的其他作品
- 《 滿江紅 · 餞方蕙巖赴闕 》 —— [ 宋 ] 吳文英
- 《 澡蘭香 · 淮安重午 》 —— [ 宋 ] 吳文英
- 《 水龙吟 其八 癸卯元夕 》 —— [ 宋 ] 吳文英
- 《 生查子 · 稽山對雪有感 》 —— [ 宋 ] 吳文英
- 《 思佳客賦半面女髑髏 》 —— [ 宋 ] 吳文英
- 《 花上月令 》 —— [ 宋 ] 吳文英
- 《 浪淘沙 · 令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 —— [ 宋 ] 吳文英
- 《 風入松 · 壽梅壑 》 —— [ 宋 ] 吳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