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翦朝霞》、《驪歌一疊》等。雙調,五十五字,平韻。或説調名取自唐·鄭嵎「春遊鷄鹿塞,家在鷓鴣天」詩句。然唐、五代詞中無此調。調始見於宋代宋祁之作。
呉子似:《安仁縣志·人物志》:「呉紹古,字子嗣,通經術,從陸象山遊。授承直郎,荊湖南路提舉茶鹽使幹辦公事。」《鉛(Yán)山縣志·十一·名宦》:「呉紹古,字子嗣,鄱陽人。慶元五年任鉛山尉,多有建白。有史才,纂《永平志》,條分類舉,先民故實搜羅殆盡。建居養院以濟窮民及旅處之有病阨者。」按:呉氏尉鉛山始於慶元四年,見趙昌父《劉之道祠記》,《鉛山縣志》作五年,誤。(參《辛稼軒年譜》慶元四年)。
秋水:卽秋水觀。徐元傑《辛稼軒傳贊》謂「所居有瓢泉、秋水」,《鉛(Yán)山縣志·卷八》:「秋水觀,在期思。」辛稼軒《菩薩蠻·葛巾自向滄浪濯》闋題云「晝眠秋水」,《六州歌頭·晨來問疾》闋有云:「秋水堂前,曲沼明於鏡,可燭眉鬚。」秋水觀卽秋水堂,爲瓢泉居第中之一重要建築。
潺潺:四卷本丁集作「潺湲」。
大小山: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卷十二·招隱士》:「《招隱士》者,淮南 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歸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也。小山之徒,閔傷屈原,又怪其文昇天乘雲,伇使百神,似若仙者,雖身沈沒,名德顯聞,與隱處山澤無異,故作《招隱士》之賦,以章其志也。」宋·黃庭堅《答余洪範二首·其一》詩:「道在東西祖,詩如大小山。」
嬾方閒:廣信書院本作「晩方閒」,玆從四卷本丁集。
不了癡兒事:《晉書·卷四十七·〈傅玄傳·(子)傅咸傳〉》:「(楊)駿弟濟素與咸善,與咸書曰:『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廣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癡,復爲快耳!左丞總司天臺,維正八坐,此未易居。以君盡性而處未易居之任,益不易也。想慮破頭,故具有白。』咸答曰:『衞公云酒色之殺人,此甚於作直。坐酒色死,人不爲悔。逆畏以直致禍,此由心不直正,欲以苟且爲明哲耳!自古以直致禍者,當自矯枉過直,或不忠允,欲以亢厲爲聲,故致忿耳。安有空空爲忠益,而當見疾乎!』居無何,駿誅。咸轉爲太子中庶子,遷御史中丞。」
靖長官:傳説爲唐時學道成僊的人。南宋·曾慥《集僊傳》:「靖不知何許人,唐僖宗時爲登封令,旣而棄官學道,遂僊去,隱其姓而以名顯,故世謂之『靖長官』。」宋·蘇軾《送范景仁游洛中》詩:「試與劉夫子,重尋靖長官。」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
辛棄疾的其他作品
- 《 臨江仙 · 金谷無煙宮樹綠 》 —— [ 宋 ] 辛棄疾
- 《 江神子 · 侍者請先生賦詞自壽 》 —— [ 宋 ] 辛棄疾
- 《 哭㔶十五章 》 —— [ 宋 ] 辛棄疾
- 《 卜算子 · 飲酒不寫書 》 —— [ 宋 ] 辛棄疾
- 《 鷓鴣天 · 寄葉仲洽 》 —— [ 宋 ] 辛棄疾
- 《 菩薩蠻 · 贈張醫道服爲別,且令餽河豚 》 —— [ 宋 ] 辛棄疾
- 《 行香子 · 山居客至 》 —— [ 宋 ] 辛棄疾
- 《 最高樓 · 和楊民瞻席上用前韻,賦牡丹 》 —— [ 宋 ] 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