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 和呉明可給事安撫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將帷幄。正値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干角。何時唱,從軍樂。 歸歟已賦居巖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觴成底事,慶康寧、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爲君酌。
拼音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金縷歌》、《風敲竹》、《賀新凉》。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爲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因以《稼軒長短句》爲準。雙調,一百十六字,上闋五十七字,下闋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韻。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鬱,貴能各適物宜耳。 呉明可:《宋史·巻三百八十七·呉芾傳》:「呉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舉進士第,遷祕書正字。……知婺州。孝宗初即位,陛辭,……知紹興府。……權刑部侍郎,遷給事中,改吏部侍郎。以敷文閣直學士知臨安府。……提舉太平興國宮。……起知太平州。知隆興府。芾前後守六郡,各因其俗為寬猛,吏莫容姦,民懷惠利。再奉太平祠,屢告老,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後十年卒,年八十。嘗曰:『視官物當如己物,視公事當如私事。與其得罪於百姓,寧得罪於上官。』立朝不偶,晚退閑者十有四年,自號『湖山居士』。爲文豪健俊整,有表奏五巻、詩文三十巻。」 「世路風波惡」句:宋·歐陽文忠《讀〈易〉》詩:「昔賢軒冕如遺屣,世路風波偶脫身。」《聖無憂》詞:「世路風波險,十年一別須臾。」宋·蘇東坡《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其一》詩:「昔賢軒冕如遺屣,從教世路風波惡。」 從軍樂:漢·王仲宣《從軍詩五首·其一》:「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唐·韓昌黎、李正封《晚秋郾城夜會聯句》詩:「從軍古云樂,談笑靑油幕。」 「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句:隋·隋煬帝詩:「寒鴉千萬點,流水遶孤村。」唐·杜少陵《野望》詩:「獨鶴歸何晚,昏鴉已滿林。」 黑頭:謂三公。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諸葛道明初過江左,自名道明,名亞王、庾之下。先爲臨沂令,丞相謂曰:『明府當爲黑頭公。』」□欠,《稼軒集鈔》「欠」字與上句「點」字相接,玆朱彊邨校本補一空格。 黃閣:丞相辦公之所。《漢舊儀》:「丞相聽事門曰『黃閣』。不敢洞開朱門,以別於人主,故以黃塗之,謂之『黃閣』。」 「一詠一觴成底事」句:晉·王右軍《蘭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
辛棄疾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