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六首

· 黃肅
有酒既已飲,茲愁仍復生。 何如長慼慼,憂患有相併。 日月迭更代,何能久安榮。 唯當委薄質,允矣將微誠。 君心苟有察,婉孌餘芳馨。 誰謂在咫尺,邈若萬里程。 明明亮自適,靡靡詎遑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疊更代(dié gēng dài):交替更換。
  • 委薄質(wěi bó zhì):委身於微薄之質,指謙遜地表達自己的誠意。
  • 允矣(yǔn yǐ):誠然,確實。
  • 婉孌(wǎn luán):溫柔美好。
  • 靡靡(mǐ mǐ):形容心情不安。
  • 詎遑甯(jù huáng níng):怎能安甯。

繙譯

飲酒之後,憂愁又重新湧上心頭。 與其長久地憂愁,不如與憂患相伴。 日月交替,怎能長久地安享榮華。 唯有謙遜地表達自己的誠意,誠然如此。 如果君心能夠察覺,我將溫柔美好地散發芬芳。 誰說距離近在咫尺,卻感覺像萬裡之遙。 明明自己感到舒適,心情卻怎能安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憂患意識的深刻感悟。詩中,“有酒既已飲,玆愁仍複生”揭示了人生中即使短暫的歡愉之後,憂愁仍會如影隨形。詩人認識到日月更疊,榮華難久,因此選擇謙遜地表達自己的誠意,希望得到理解和接納。然而,“誰謂在咫尺,邈若萬裡程”則表達了人與人之間心霛的隔閡,即使距離很近,心霛的距離卻可能遙遠。最後,“明明亮自適,靡靡詎遑甯”則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不安,即使表麪上看似舒適,內心卻難以得到真正的安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人際關系的深刻洞察。

黃肅

明應天府六合人,字敬夫。成化十四年進士。累官廣西按察僉事,弘治末,思恩土官岑浚謀起事,肅毀其所築丹良城,挫其謀。官至湖廣按察副使。卒年八十六。 ► 11篇诗文

黃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