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燭引

· 楊慎
六螭稅駕眠虞淵,三爵行棲珠樹煙。 雲毋疏窗花作地,茱萸繡帳錦爲天。 銅芝抱蒂復纏柯,金藕相縈共吐荷。 虹貫彩翬迎雨歇,蜜催香焰送風過。 桂華漏促頻銷麝,蘭燼天寒不畏蛾。 徐吾東壁機絲少,郢相南方書誤多。 菖蒲傳酒座欲闌,碧玉舞罷羅裳單。 留雲影射荊王枕,泫一光搖漢帝盤。 攬帶盈盈君不見,脫纓脈脈兩相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螭(chī):古代神話中的一種神獸,常用來象徵太陽。
  • 稅駕:解下駕車的馬,指停車休息。
  • 虞淵:古代傳說中太陽落下的地方。
  • 三爵:古代飲酒的器具,這裏指飲酒。
  • 珠樹:神話中的樹,結有珍珠。
  • 雲毋(wú):雲的別稱。
  • 茱萸(zhū yú):一種植物,古代常用於裝飾。
  • 銅芝:銅製的靈芝形狀的裝飾品。
  • 金藕:金制的藕狀裝飾品。
  • 彩翬(huī):五彩的羽毛。
  • 蜜催:蜜蜂催花。
  • 桂華:桂花。
  • 麝(shè):麝香,一種香料。
  • 蘭燼:蘭花燒成的灰。
  • 徐吾:古代美女名。
  • 郢相:古代楚國的相國。
  • 菖蒲:一種水生植物,古代用於祭祀。
  • 碧玉:古代美女名。
  • 荊王:指楚王。
  • 泫一:水珠滴落的樣子。
  • 漢帝:指漢朝的皇帝。
  • 脫纓:解開帽帶,表示放鬆或不拘禮節。

翻譯

太陽神獸六螭在虞淵之地停車休息,飲酒三爵後在珠樹煙霧中棲息。 雲窗花地,茱萸繡帳如錦天般絢麗。 銅芝抱蒂纏繞,金藕相互縈繞吐露荷花。 彩虹般的光彩迎接雨後的停歇,蜜蜂催花,香焰隨風飄過。 桂花香氣中,麝香頻頻消散,蘭花灰燼在寒冷中不怕飛蛾。 徐吾在東壁織機上的絲線少,郢相南方的書誤多。 菖蒲酒傳到座上已近尾聲,碧玉舞罷後羅裳顯得單薄。 留雲影射荊王的枕頭,水珠滴落的光芒搖曳在漢帝的盤中。 攬帶盈盈,君不見,脫纓脈脈,兩相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神話般的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讚美。詩中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元素和自然景物,如六螭、虞淵、珠樹等,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意境。同時,通過對細節的精緻描寫,如銅芝、金藕、彩翬等,增強了詩歌的視覺美感和藝術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美的熱愛。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