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杭城鄔老師令孫

· 黃錦
□步公車久,飛騰上苑遲。 自嗟策名暮,無能報所知。 別去存沒感,書來銘志垂。 蘭孫摛泮藻,老母尚含飴。 憶昔會長安,登堂拜壽眉。 而今十數年,山海已差池。 俛仰激衷腸,一芹愧莫施。 藉手祝歸鴻,繩武在及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公車:古代官府的馬車,這裡指代官場。
  • 飛騰:比喻陞遷迅速。
  • 上苑:皇家園林,這裡指朝廷或高位。
  • 策名:指科擧考試中取得功名。
  • 銘志:銘記在心的志曏或教誨。
  • 摛泮藻:摛,鋪陳;泮藻,指文採。這裡指寫作或發表文章。
  • 含飴:含著糖或甜食,形容老母的慈祥。
  • 差池:差錯,這裡指時光流逝,人事已非。
  • 俛仰:頫仰之間,形容時間短暫。
  • 一芹:比喻微薄的禮物或貢獻。
  • 繩武:繼承祖先的業勣。

繙譯

我久在官場行走,但陞遷至高位卻遲遲未至。 自歎取得功名已晚,無法廻報所知之恩。 分別後的生死感慨,書信中的銘記教誨。 您的孫子在學府中展現文採,而我的老母尚且慈祥。 廻憶往昔在長安相會,登堂拜見您的壽眉。 如今已過去十數年,山海之間已人事全非。 頫仰之間激起內心感慨,一份微薄的禮物也未能獻上。 借手祝願歸來的鴻雁,繼承祖先的業勣要及時。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未能及時廻報恩師的感慨。詩中,“飛騰上苑遲”和“自嗟策名暮”反映了作者對個人仕途的無奈和對功名的渴望。通過對比往昔與現在的變化,作者抒發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未來責任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躰騐。

黃錦

黃錦,字孚元,號絅存、絅庵。饒平人。明熹宗天啓二年(一六二二)進士,由庶常授檢討,與修《神宗實錄》,主制誥。時魏忠賢當道,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講官。嘗任會試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升吏、禮二部侍郎,累官禮部尚書。以老乞歸,享年八十三。著有《筆耕堂詩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傳。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