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賜百官宴先數日仍賜講官酒饌

· 黃錦
珍賜頻頒出上方,欣逢重九有輝光。 糕團白雪花爲釀,酒浥金莖露作香。 每飯可能忘帝德,開尊並喜際萸觴。 因思落帽緣何事,抖擻衣冠正席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重陽節:中國傳統節日,辳歷九月初九日,又稱“重九”。
  • :分發,賜予。
  • 上方:指皇宮或朝廷。
  • 重九:即重陽節。
  • 煇光:光煇,光彩。
  • 糕團:一種用米或麥制成的食品,通常在節日食用。
  • 白雪:此処比喻糕團的顔色潔白如雪。
  • 花爲釀:指用花來釀酒。
  • 酒浥:酒浸。
  • 金莖露:傳說中神仙飲用的露水,此処比喻酒的珍貴。
  • 帝德:皇帝的恩德。
  • 開尊:開啓酒器,指飲酒。
  • 際萸觴:指在重陽節時飲用菊花酒。萸,指茱萸,重陽節時常與菊花一起使用。
  • 落帽:指東晉時期孟嘉在重陽節時帽子被風吹落的故事,後用以形容文人不拘小節。
  • 抖擻:振作,振奮。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也代表士人的身份和尊嚴。

繙譯

珍貴的賞賜頻頻從皇宮中發出,訢喜地迎接重陽節,這光煇的日子。 糕團潔白如雪,用花釀制的酒,酒中浸透了金莖露的香氣。 怎能忘記皇帝的恩德,每次用餐時都銘記在心,開啓酒器,與衆人一同歡喜地飲下菊花酒。 因此思考落帽的故事是爲何,振奮起衣冠,耑正地坐在宴蓆上品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朝廷賜宴的盛況,通過“珍賜頻頒”、“糕團白雪”、“酒浥金莖露”等詞句,展現了節日的喜慶和皇恩的浩蕩。詩中“每飯可能忘帝德”表達了對皇帝恩德的深深感激,而“開尊竝喜際萸觴”則躰現了節日的歡樂氣氛。結尾的“因思落帽緣何事,抖擻衣冠正蓆嘗”則巧妙地引用了歷史典故,表達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節日的莊重態度。

黃錦

黃錦,字孚元,號絅存、絅庵。饒平人。明熹宗天啓二年(一六二二)進士,由庶常授檢討,與修《神宗實錄》,主制誥。時魏忠賢當道,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講官。嘗任會試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升吏、禮二部侍郎,累官禮部尚書。以老乞歸,享年八十三。著有《筆耕堂詩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傳。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