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武穆廟次壁間韻

書生早計識權臣,事主肝腸越與秦。 南渡已隨流水去,空憐祠下吊忠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拜見。
  • 武穆廟:指紀念岳飛的廟宇。
  • 次壁間韻:在牆壁上題詩,依照前人詩的韻腳作詩。
  • 書生:讀書人,這裏指岳飛。
  • 早計:早有預謀。
  • 權臣:掌握大權的大臣,這裏指秦檜。
  • 事主:侍奉君主。
  • 肝腸:比喻忠誠和情感。
  • 越與秦:越國和秦國,比喻不同的忠誠。
  • 南渡:指南宋朝廷南遷。
  • 流水去:比喻時光流逝。
  • 空憐:徒然憐憫。
  • 祠下:廟宇之下。
  • 吊忠人:悼念忠臣。

翻譯

讀書人岳飛早已預見到權臣秦檜的陰謀,他侍奉君主的忠誠如同越國對秦國一樣堅定不移。南宋朝廷的輝煌已隨流水逝去,如今只能在岳飛廟宇之下,徒然憐憫那些悼念忠臣的人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岳飛忠誠的讚頌和對南宋衰落的哀悼,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忠臣的敬仰。詩中「書生早計識權臣」一句,既展現了岳飛的智慧與遠見,也暗示了權臣秦檜的奸詐。後兩句則通過「南渡已隨流水去」和「空憐祠下吊忠人」的對比,抒發了對南宋滅亡的無奈和對忠臣不朽精神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歷史和英雄的深刻反思。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