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四兄歸粵

才喜衙齋共曉昏,驪歌忽又重銷魂。 不將鄉事臨歧說,恐動離腸逐浪鶱。 祝爾和風過遠浦,憑誰明月坐西軒。 三湘難隔離鄉夢,丹荔於今熟滿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衙齋:官署中的書房。
  • 驪歌:古代告別時唱的歌。
  • 銷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或快樂。
  • 臨歧:面臨分別的路口。
  • 離腸:離別的悲傷情緒。
  • (xiān):鳥飛的樣子,這裏形容離別的情緒如鳥飛般無法捉摸。
  • 遠浦:遠處的江岸。
  •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流域,這裏泛指湖南地區。
  • 丹荔:紅色的荔枝。

翻譯

剛剛歡喜地在官署書房中共同度過清晨與黃昏,忽然又唱起了告別的歌,讓人感到極度的悲傷。 沒有在分別的路口談論家鄉的事情,擔心會觸動離別的悲傷情緒,如同鳥兒飛翔般難以捉摸。 願你伴隨着和風穿越遠處的江岸,依靠誰能在月光下靜靜地坐在西邊的書房。 三湘之地難以隔斷對家鄉的思念,如今滿園的紅色荔枝已經成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即將離去的四兄的深情告別和無盡思念。詩中,「衙齋共曉昏」描繪了兩人共同度過的時光,而「驪歌忽又重銷魂」則突顯了離別時的悲傷。後句通過「不將鄉事臨歧說」來避免觸動離別的情緒,而「丹荔於今熟滿園」則以家鄉的景象寄託了對四兄的思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