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白蓮沼上見月

· 黃佐
穆穆金波照玉泉,人間天上共嬋娟。 雲移寶鏡初離匣,風定驪珠正在淵。 萬里河山看桂闕,九霄環佩聽娥仙。 芙蓉不爲煙霜老,更覺光輝異昔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穆穆:形容月光柔和、甯靜。
  • 金波:指月光,因其如金色的波浪。
  • 玉泉:指清澈的泉水,這裡比喻月光的清澈。
  • 嬋娟:形容月色美好。
  • 寶鏡:比喻月亮,因其圓而明亮如鏡。
  • 驪珠:傳說中的寶珠,這裡比喻月亮。
  • 桂闕:指月宮,傳說中月亮上的宮殿。
  • 環珮:古代女子身上的玉珮,這裡指月宮中的仙女。
  • 娥仙:指嫦娥,月宮中的仙女。
  • 芙蓉:荷花,這裡比喻蓮花池中的荷花。
  • 菸霜:指霧氣和霜,這裡形容荷花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繙譯

柔和的月光照耀著玉泉,無論是人間還是天上,都共享著這美好的月色。雲彩移動,月亮初露,倣彿寶鏡剛剛從匣中取出;風停了,月亮靜靜懸掛,如同寶珠正沉在深淵之中。萬裡河山盡收眼底,倣彿能看見月宮中的桂樹;九霄之上,倣彿能聽到仙女嫦娥身上的玉珮聲。蓮花池中的荷花不受菸霜的影響,反而顯得更加光煇,與往年不同。

賞析

這首作品以中鞦夜的月亮爲主題,通過豐富的比喻和想象,描繪了月光的美麗和神秘。詩中,“穆穆金波照玉泉”一句,即以金波喻月光,玉泉喻清澈的泉水,形象地描繪了月光的柔和與清澈。後文通過寶鏡、驪珠等比喻,進一步以物喻月,展現了月亮的圓潤與明亮。詩的結尾,以荷花不受菸霜影響,反而更加光煇,寓意著月光的永恒與美好,表達了對中鞦月夜的贊美和曏往。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