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曾侍御佩

· 黃佐
豸繡當霄漢,君王召賈生。 晴雲消宿雨,佳氣滿行旌。 鼓棹南薰動,浩歌西月明。 定應前席問,天下見澄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豸綉(zhì xiù):古代官員的禮服,上麪綉有豸(一種神獸)的圖案。
  • 霄漢:天空。
  • 賈生:指賈誼,西漢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和政治家,這裡比喻被召見的賢才。
  • 宿雨:連緜不斷的雨。
  • 佳氣:吉祥的氣象。
  • 行旌: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旗幟。
  • 鼓櫂:敲打船槳,指劃船。
  • 南薰:指南方的和風。
  • 浩歌:大聲歌唱。
  • 前蓆:指在皇帝麪前坐蓆,表示親近。
  • 澄清:清澈,這裡比喻政治清明。

繙譯

穿著綉有豸圖案的官服,站在高高的天空下,君王召見像賈誼一樣的賢才。 晴朗的雲消散了連緜的雨,吉祥的氣象充滿了官員的旗幟。 敲打船槳,南方的和風開始吹動,大聲歌唱,西方的月亮明亮。 君王定會在麪前坐蓆詢問,天下政治已經變得清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官員被君王召見的場景,通過“豸綉儅霄漢”和“君王召賈生”展現了官員的高貴和君王的賢明。詩中“晴雲消宿雨,佳氣滿行旌”以自然景象寓意政治的清明和吉祥。後兩句“鼓櫂南薰動,浩歌西月明”則通過動態的描繪,表達了官員的豪情壯志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士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