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宿大興隆寺禪幌偶作

· 黃佐
豐草浥朝露,寒鴉棲夕曛。 市醪解旅恨,鞠歌念離羣。 緬懷南山豹,宿霧成炳文。 誰知北冥上,鵬翼垂天雲。 隱顯諒有時,世事徒殷勤。 嘿嘿對祇樹,疏鍾坐來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ì):溼潤。
  • (xūn):黃昏。
  • (láo):濁酒。
  • 鞠歌:古代的一種歌謠。
  • 緬懷:深情地懷唸。
  • 炳文:顯赫的文採。
  • 北冥:古代傳說中的北方大海。
  • 鵬翼:傳說中大鵬的翅膀。
  • 嘿嘿 (mò mò):沉默不語。
  • 祇樹:寺廟中的樹木。

繙譯

豐茂的草地上沾滿了朝露,寒鴉在黃昏時分棲息。 市井的濁酒消解了旅途的愁苦,鞠歌讓我思唸離散的同伴。 深情地懷唸南山中的隱豹,它的宿霧倣彿顯赫的文採。 誰能知曉北冥之上,大鵬的翅膀如同垂天的雲彩。 隱匿與顯現自有其時,世間的事務徒勞地殷勤。 我默默無言地對著寺廟的樹木,遠処稀疏的鍾聲不時傳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大興隆寺禪房的清晨所感。通過“豐草浥朝露”和“寒鴉棲夕曛”的意象,展現了自然的靜謐與生機。詩中“市醪解旅恨,鞠歌唸離群”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和對友人的思唸。後文通過“緬懷南山豹”和“誰知北冥上,鵬翼垂天雲”的比喻,抒發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事的超然態度。最後,“嘿嘿對祇樹,疏鍾坐來聞”則以靜坐聽鍾的場景,傳達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超脫。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