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鏡

· 黃淮
常時不對鏡,對鏡即傷情。 自覺衰容惡,誰知白髮生。 鬆筠存晚節,蒲柳謝春榮。 喜有丹心在,常懷報聖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鬆筠(sōng yún):松樹和竹子,比喻堅貞的節操。
  • 蒲柳:即水楊,因爲它的葉子像柳葉,衰敗較早,故用來比喻衰弱的體質。
  • 丹心:忠誠的心。

翻譯

平時不常照鏡子,一旦照鏡便感傷情。 自覺容顏已顯老態,白髮悄然生長。 松樹和竹子保持着晚年的堅貞,蒲柳卻已失去了春天的繁茂。 心中喜悅的是忠誠之心依舊,常懷報答君王的明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照鏡子的情感反應,表達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感慨和對忠誠不變的自豪。詩中「鬆筠存晚節」與「蒲柳謝春榮」形成鮮明對比,既展現了自然界中不同植物的生命狀態,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堅韌與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最後兩句「喜有丹心在,常懷報聖明」則彰顯了詩人對忠誠的堅守和對君王的忠誠,體現了詩人高尚的品格和堅定的政治立場。

黃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進士。永樂時,曾與解縉等並直文淵閣,進右春坊大學士。後爲漢王高煦所譖,系詔獄十年。洪熙初復官,尋兼武英殿大學士,與楊榮等同掌內製。官終戶部尚書。性明果,達於治體,善讞疑獄。有《省愆集》、《黃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