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士俞應和出守處州道由滁陽留之信宿志喜
乘舟訪戴下山陰,風雨官齋細論心。
萬里驅馳懷尺劍,百年交誼重兼金。
尋幽徑裏黃花暮,言別尊前綠酒深。
明日悠悠旌旆杳,遠慚張翰獨知音。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門士:門生,學生。
- 俞應和:人名。
- 處州:地名,今浙江省麗水市。
- 滁陽:地名,今安徽省滁州市。
- 信宿:連宿兩夜。
- 誌喜:表達喜悅之情。
- 乘舟訪戴:乘船訪問戴姓友人。
- 山陰:地名,今浙江省紹興市。
- 官齋:官府中的書房或住所。
- 尺劍:短劍,比喻小的才能或抱負。
- 兼金:雙倍的好金子,比喻非常珍貴。
- 黃花:菊花。
- 尊前:酒杯前,指飲酒時。
- 綠酒:新釀的酒。
- 旌旆:旗幟,此處指官員的儀仗。
- 杳:遠得不見蹤影。
- 張翰:東晉時期的文學家,以知音著稱。
翻譯
乘船去訪問戴姓友人,一路下到山陰,風雨中在官齋裏細細交談心事。 萬里奔波,心中懷揣着小小的抱負,百年的深厚友誼比雙倍的好金子還要珍貴。 在尋找幽靜之地的路上,黃昏時分看到菊花,飲酒告別時,新釀的酒更顯深情。 明天,你的旗幟將遠去,不見蹤影,我遠比張翰還要慚愧,因爲我沒有像他那樣擁有知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俞應和的深厚情誼以及對其即將離去的惋惜之情。詩中通過風雨中的官齋細談、萬里驅馳的抱負、百年的交誼比金子還要珍貴等意象,展現了兩人之間不凡的友情。結尾處提到張翰,暗示了作者對知音難尋的感慨,以及對友人離去後的孤獨和惆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
黃廷用的其他作品
- 《 裊裊旌?夾日來天南風淨彩雲開燕人馬上過京洛問是誰家銅雀臺 其四 》 —— [ 明 ] 黃廷用
- 《 贈劉元白作邑金谿兼省覲 》 —— [ 明 ] 黃廷用
- 《 康礪峯宅中上元宴集 》 —— [ 明 ] 黃廷用
- 《 次蔣侍御重陽後病起登豐山韻 》 —— [ 明 ] 黃廷用
- 《 湘潭午節 》 —— [ 明 ] 黃廷用
- 《 寅卿趙柱野宅上對水仙花 》 —— [ 明 ] 黃廷用
- 《 贈潯江李諫議冊封沈藩 》 —— [ 明 ] 黃廷用
- 《 謝王筆峰重陽送酒 其四 》 —— [ 明 ] 黃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