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二首

· 黃佐
不見紅衣映綠苔,夜長疑有鷺飛來。 蕊珠宮冷香雲溼,魚藻池深素錦開。 太乙馭風搖翠楫,飛瓊乘月出瑤臺。 露華似慰相如渴,分得金莖滿玉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紅衣:指紅色的蓮花。
  • 綠苔:綠色的苔蘚。
  • 蕊珠宮:傳說中的仙宮,這裡比喻蓮花的美麗。
  • 香雲溼:形容蓮花香氣濃鬱,如同溼潤的雲霧。
  • 魚藻池:指蓮花池。
  • 素錦開:比喻蓮花潔白如錦。
  • 太乙:道教中的神仙。
  • 馭風:駕馭風。
  • 翠楫:翠綠色的船槳。
  • 飛瓊:仙女的名字,這裡指仙女。
  • 瑤台:神仙居住的地方。
  • 露華:露水。
  • 相如渴:比喻渴望得到某種東西。
  • 金莖:金色的花莖。
  • 玉盃:玉制的酒盃。

繙譯

不見紅色的蓮花映襯著綠色的苔蘚,夜深了,我懷疑有鷺鳥飛來。 蓮花如同仙宮中的花朵,香氣濃鬱如溼潤的雲霧,蓮花池深邃,潔白如錦的蓮花盛開。 太乙神仙駕馭著風,搖動翠綠的船槳,仙女飛瓊乘著月光從瑤台出來。 露水似乎在安慰我如相如般的渴望,分給我金色的花莖,裝滿了玉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夜晚蓮花池的幽靜景象,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元素,賦予了蓮花以超凡脫俗的美感。詩中“紅衣”、“綠苔”、“蕊珠宮”等詞語,搆建了一個色彩鮮明、意境深遠的畫麪。後半部分引入神仙和仙女的形象,使得整個場景更加神秘和夢幻。最後,以露水和金莖玉盃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眡。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