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贈文徵仲

· 黃佐
即看芳草入新年,豈有椒花媚遠天。 多病獨愁雙鬢改,故人相對一燈懸。 匆匆歲色歸鶯燕,冉冉春聲動管絃。 明日試從高閣望,陽和多在五雲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除夜:除夕之夜,即農曆年的最後一天。
  • 文徵仲: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椒花:指椒樹的花,這裏比喻美好的事物。
  • :討好,這裏指椒花向遠天展示其美麗。
  • 雙鬢改:指兩鬢的頭髮因年老而變白。
  • 故人:老朋友。
  • 鶯燕:指春天的鳥類,比喻春天的到來。
  • 冉冉:漸漸地。
  • 春聲:春天的聲音,如鳥鳴、花開的聲音等。
  • 管絃:指樂器,這裏泛指音樂。
  • 陽和:春天的溫暖和煦。
  • 五雲:五彩的雲,古代常用來象徵吉祥。

翻譯

隨着新年的到來,芳草開始生長,但並沒有椒花向遠天展示其美麗。我因多病而獨自愁苦,雙鬢的頭髮因年老而變白,與老朋友相對而坐,只有一盞燈懸掛。匆匆的歲月歸於鶯燕,春天的聲音漸漸地通過管絃樂響起。明天我將嘗試從高閣上遠望,春天的溫暖和煦多在五彩雲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除夜之夜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詩中,「芳草入新年」和「椒花媚遠天」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新年的期待與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後句通過「多病獨愁」和「故人相對」描繪了詩人的孤獨和與朋友的深情。結尾的「陽和多在五雲邊」則寄託了對春天和吉祥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