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節廟

· 黃佐
極目胡塵暗帝畿,樓船南去逐斜暉。 已無虎帳鳴金柝,秖有龍潭葬寶衣。 精衛何時填海滿,蒼梧終日見雲飛。 貞魂若化吳宮燕,應是年年一度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極目:盡目力所及。
  • 胡塵:指外族入侵的戰塵。
  • 帝畿:京城及其附近地區。
  • 樓船:有樓的大船,古代多用於作戰。
  • 斜暉:斜陽的餘暉。
  • 虎帳:軍帳,古代指軍營。
  • 鳴金柝:古代軍中夜間報更的器具,鳴金即敲擊金屬器物。
  • 秖有:只有。
  • 龍潭:深水潭,這裏指埋葬之地。
  • 寶衣:珍貴的衣服,這裏指死者的遺物。
  • 精衛:古代神話中的鳥名,傳說它要填海。
  • 蒼梧:山名,在今湖南寧遠縣,傳說中舜的葬地。
  • 貞魂:忠貞的魂魄。
  • 吳宮燕:吳宮中的燕子,比喻忠貞之士。

翻譯

我極目遠望,只見外族入侵的戰塵遮蔽了京城的天空,樓船向南駛去,追逐着斜陽的餘暉。 軍帳中已不再響起報更的金屬聲,只有深水潭埋葬着珍貴的遺物。 精衛鳥何時才能將海填滿,蒼梧山上終日只見雲霧飛舞。 忠貞的魂魄若化作吳宮中的燕子,應該是每年都會回來一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京城的淒涼景象,通過「胡塵暗帝畿」、「已無虎帳鳴金柝」等句,傳達出對戰亂的深切憂慮和對往昔安寧的懷念。詩中運用「精衛填海」和「蒼梧雲飛」的典故,寄託了對忠貞不渝精神的讚美。結尾以「貞魂若化吳宮燕」作喻,表達了即使身死,忠魂也將如燕子般年年歸來,守護故土的堅定信念。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