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紀遊

岷山迤邐開南嶽,端拱重華此帝鄉。 廿載摛文親玉案,一朝分檄領衡陽。 登臺載酒天花舞,勒石留詩澗草香。 芒屨閒攀危磴上,境非蜀道亦羊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岷山(mín shān):位於中國四川省北部,是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 迤邐(yǐ lǐ):形容山脈連綿不斷的樣子。
  • 端拱:端莊肅立,這裏指南嶽的莊嚴。
  • 重華:指南嶽,即衡山,因其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故稱重華。
  • 帝鄉:指皇帝的故鄉或皇帝所在的地方,這裏指南嶽是皇帝尊崇的地方。
  • 廿載(niàn zǎi):二十年。
  • 摛文(chī wén):指撰寫文章。
  • 親玉案:親自在玉製的案几上撰寫。
  • 分檄(fēn xí):分派文書,這裏指被派往衡陽。
  • 領衡陽:指擔任衡陽的官職。
  • 登臺:登上高臺。
  • 天花舞:形容山間的雲霧繚繞,如同天上的花朵在舞動。
  • 勒石:在石頭上刻字。
  • 澗草香:山澗邊的草散發出的香氣。
  • 芒屨(máng jù):草鞋。
  • 危磴(wēi dèng):陡峭的石階。
  • 蜀道:古代通往四川的艱險道路。
  • 羊腸:形容道路曲折狹窄。

翻譯

岷山連綿不斷地延伸至南嶽,這裏莊嚴地矗立着,是皇帝尊崇的地方。 二十年間,我親自在玉案上撰寫文章,如今一朝被派往衡陽擔任官職。 登上高臺,載酒賞景,山間的雲霧如天花般舞動,我在石頭上留下詩句,澗邊的草散發着香氣。 穿着草鞋,我悠閒地攀登陡峭的石階,這裏的山路雖非蜀道,卻也曲折狹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南嶽的遊歷體驗,通過對岷山、南嶽的描繪,展現了山川的壯麗與莊嚴。詩中「廿載摛文親玉案」一句,反映了作者長期的文學創作生涯,而「一朝分檄領衡陽」則體現了其仕途的變遷。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如「天花舞」、「澗草香」,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與感慨。最後,以「芒屨閒攀危磻上,境非蜀道亦羊腸」作結,不僅描繪了攀登的艱辛,也隱喻了人生的曲折與不易。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