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曲爲邊將婦作
玉圍消盡恨緣君,金剪呵寒減翠裙。
照淚悔將菱作鏡,織愁羞見錦爲文。
陌頭楊柳驚春色,樓上花枝伴夕曛。
鳳闕幾時曾扈輦,龍城何事只從軍。
去年提劍屯秦塞,今歲搴旗駐晉汾。
落葉飄搖應可擬,哀笳嗚咽豈堪聞。
交河北向猶旋凱,瀚海南迴已策勳。
桐井烏啼鍾易斷,藥欄蛩語漏難分。
情同牛女期想見,影逐鴛鴦願作羣。
夜半朔鴻呼夢起,一天涼月沁香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圍:指華美的腰帶,這裡比喻女子的腰身。
- 金剪:指剪刀,這裡用來形容女子呵煖剪刀的動作。
- 翠裙:綠色的裙子。
- 菱作鏡:用菱角做成的鏡子,比喻女子自照容顔。
- 錦爲文:錦綉上織有花紋,比喻女子的生活或心情。
- 陌頭:路旁。
- 夕曛:夕陽的餘暉。
- 鳳闕:指皇宮。
- 扈輦(hù niǎn):隨從皇帝的車駕。
- 龍城:古代匈奴的都城,這裡泛指邊疆。
- 提劍:手持劍,表示出征。
- 屯秦塞:駐守在秦地的邊塞。
- 搴旗(qiān qí):拔取敵人的旗幟,這裡指戰鬭。
- 晉汾:晉地的汾河,這裡指晉地。
- 落葉飄搖:形容鞦天落葉隨風飄動的景象。
- 哀笳(jiā):悲傷的笳聲,笳是古代的一種樂器。
- 交河:古代河流名,這裡泛指邊疆。
- 瀚海:古代對戈壁沙漠的稱呼。
- 策勛:記功勛,這裡指立功。
- 桐井:井邊的桐樹。
- 烏啼:烏鴉的叫聲。
- 葯欄:種有葯草的欄杆。
- 蛩語(qióng yǔ):蟋蟀的叫聲。
- 朔鴻:北方的鴻雁。
- 沁香雲:香氣滲透雲層,形容香氣濃鬱。
繙譯
華美的腰帶已消瘦,衹因對你的恨意;金剪刀在呵氣中煖和,翠綠的裙子也減輕了重量。後悔用菱角做成的鏡子照見淚痕,羞於見到錦綉上織有的花紋,因爲它們織出了我的憂愁。路旁的楊柳驚動了春色,樓上的花枝伴隨著夕陽的餘暉。皇宮中何時才能隨從皇帝的車駕,爲何衹在邊疆從軍。去年提劍駐守在秦地的邊塞,今年拔取敵人的旗幟駐紥在晉地。落葉隨風飄搖,倣彿可以比擬,悲傷的笳聲嗚咽,豈能忍受。河水曏北流去,依然在等待勝利的消息,瀚海之南已經記下了功勛。井邊的桐樹下烏鴉啼叫,鍾聲易斷;葯欄旁的蟋蟀低語,漏聲難分。情感如同牛郎織女期待相見,影子追逐著鴛鴦,願與它們成群。夜半時分,北方的鴻雁喚醒了夢境,滿天的涼月滲透著香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邊將婦在春夜中的孤獨與思唸。詩中通過“玉圍消盡”、“金剪呵寒”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女子的消瘦與寒冷,以及她對遠方丈夫的深切思唸和無盡的憂愁。詩中“陌頭楊柳”、“樓上花枝”等自然景象的描繪,與女子的情感交織,增強了詩的意境美。結尾的“夜半朔鴻”、“一天涼月”更是將女子的孤獨與寂寞推曏高潮,表達了深切的期盼與無盡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黃佐高超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