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歸途中雜詩二十二首

· 黃佐
敦敘堂前坐不辭,交南時雨有王師。 清泠池閣無絲竹,還勝鳴皋送客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敦敘堂:指宴會或聚會的地方。
  • 交南:指交趾,即今越南北部地區。
  • 時雨:及時雨,比喻及時的幫助或恩惠。
  • 王師:指帝王的軍隊。
  • 清泠:形容水清澈涼爽。
  • 絲竹:指弦樂器和竹制吹奏樂器,泛指音樂。
  • 鳴臯:指鳥鳴。

繙譯

在敦敘堂前坐著,不願離去,交趾的及時雨預示著王師的勝利。清泠的池閣中沒有音樂,卻比鳥鳴送客時還要勝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敦敘堂前的所感所想。詩中“交南時雨有王師”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王師勝利的期待,也暗含了對國家安甯的祝願。後兩句通過對清泠池閣與鳴臯送客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甯靜生活的曏往和對繁華喧囂的淡漠。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甯靜的情懷。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